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chā

chá

chǎ

chà

ㄔㄚ

ㄔㄚˊ

ㄔㄚˇ

ㄔㄚˋ

部首 又

部外 1

总笔画 3

岔 扠 杈 釵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3C9

单一结构

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cyi

ei

xss

77403

拼音 chā chá chǎ chà

注音 ㄔㄚ ㄔㄚˊ ㄔㄚˇ ㄔㄚˋ

部首 又 部外 1总笔画 3

基本区 53C9笔顺 544

常 通 标

叉 基本解释

● 叉

chā ㄔㄚ


  1. 交错:~腰。
  2. 一头有分杈便于扎取的器具:~子。

● 叉

chá ㄔㄚˊ


  1. 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辆车~在路口。

● 叉

chǎ ㄔㄚˇ


  1. 分开张开:~开两腿。

● 叉

chà ㄔㄚˋ


  1. 条状物末端的分支:头发分~。鹿角大而多~。

英语 crotch; fork, prong

德语 Gabel (S)​,Heugabel

法语 fourche,fourchette,saisir avec une fourche,cocher,obstruer,bloquer,bifurquer,diviser

【漢典】

叉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叉

扠 chā

动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cross]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stick;work with a fork;fork]。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词性变化


◎ 叉 chā

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cha,a weapon in anciant China,which the end is forked]

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fork]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3)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cross]。

如:打个叉

(4) 另见 chá;chǎ;chà

常用词组


叉车叉锄叉手叉腰叉鱼
 

基本词义


◎ 叉 chá

动

(1) 挡住,卡住 [block up;jam]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基本词义


◎ 叉 chǎ

动

(1) 分开,成叉形 [fork]。

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2) 另见 chā;chá;chà

基本词义


◎ 叉 chà

动

(1) 用同“岔”。分岔 [fork]。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parry]。

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3) 另见 chā;chá;chǎ

【漢典】

叉 國語辭典

叉ㄔㄚchā
動
  1. 交錯。如:「雙手交叉」。

  2. 刺取、刺殺。如:「叉魚」。《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楊政傳》:「旄頭又以戟叉政,傷胸,政猶不退。」

  3. 用手掐住人的脖子將人推開。如:「叉出門去」。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三折》:「罵了我一場,叉出我門來了。」

名
  1. 一端有分歧的器物。如:「刀叉」、「魚叉」、「音叉」。

  2. 稱用以表示錯誤或作廢的「ㄨ」形符號。如:「錯誤的請打一個叉。」

形
  1. 分歧的。如:「叉路」。

叉ㄔㄚˇchǎ
動
  1. 分開、張開。如:「叉著雙腿」。《水滸傳·第二一回》:「這婆子乘著酒興,叉開五指,去那唐牛兒臉上連打兩掌。」

叉ㄔㄚˊchá
動
  1. 阻塞、堵塞。如:「一塊骨頭叉在喉嚨裡。」《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待要出門,那大師傅就叉著門,不叫我們走。」

【漢典】
【子集下】【又】 叉·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叉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 叉·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1

【唐韻】初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初加切,𠀤音差。【說文】手指相錯。【玉篇】指相交也。【增韻】俗呼拱手曰叉手。【柳宗元詩】入郡腰常折,逢人手盡叉。

又【酉陽雜俎】蘇都識匿國有夜叉城,城舊有野叉,其窟見在。【唐書·酷吏傳】監察御史李全交酷虐,號鬼面夜叉。

又【唐韻】楚佳切【集韻】初佳切【正韻】初皆切,𠀤音釵。義同。

又【正韻】婦人𡵨笄,同釵。

又【正韻】兩枝也。

【漢典】
【卷三】【又】

叉 《说文解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手指相錯也。从又,象叉之形。初牙切

《說文解字注》

(叉)手措相錯也。謂手指與物相錯也。凡布指錯物閒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是以首筓曰叉,今字作釵。魚部鰸下云:大如叉股。譙周異物志曰: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卜,其緣中叉似瑇瑁,俗名曰靈叉。劉逵注蜀都賦、常璩述華陽國志、郭樸注爾雅皆用其語。緣中叉,謂緣可爲釵也。今爾雅注譌作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爲靈龜。自賈公彥周禮疏所引巳然矣。从又一,此字今補。象指閒有物也。象叉之形。初牙切。古音在十六部。

【漢典】

叉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 tʂʰɑ˧˥; tʂʰɑ˨˩˦ 日语读音 MATA韩语罗马 CHA现代韩语 차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ca1 [陆丰腔] ca1 [梅县腔] za5 ca1 [宝安腔] ca1 [客英字典]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沙头角腔] ca1 [海陆腔] ca1 [东莞腔] ca1粤语 caa1潮州话 cê1 ca1 (chhe tsha)

近代音 穿母 家麻韻 平聲陰 叉小空;中古音 穿初母 佳韻 平聲 釵小韻 楚佳切 二等 開口;穿初母 麻韻 平聲 叉小韻 初牙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歌部 ;王力系统:初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叉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叉」 說文‧又部       「叉」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岔
扠
杈
釵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㛼(cha1)
    2. 鍤(cha1)
    3. 挿(cha1)
    4. 锸(cha1)
    5. 插(cha1)
    6. 揷(cha1)
    7. 疀(cha1)
    8. 鎈(cha1)
    9. 馇(cha1)
    10. 臿(cha1)
    11. 䑡(cha1)
    12. 銟(cha1)
    13. 碴(cha2)
    14. 䆛(cha2)
    15. 㫅(cha2)
    16. 楂(cha2)
    17. 察(cha2)
    18. 秅(cha2)
    19. 䶪(cha2)
    20. 嵖(cha2)
    21. 㪯(cha2)
    22. 㢉(cha2)
    23. 茶(cha2)
    24. 靫(cha2)
    25. 紁(cha3)
    26. 鑔(cha3)
    27. 蹅(cha3)
    28. 镲(cha3)
    29. 䰈(cha3)
    30. 㤞(cha4)
    31. 䒲(cha4)
    32. 侘(cha4)
    33. 仛(cha4)
    34. 刹(cha4)
    35. 衩(cha4)
    36. 䓭(cha4)
    37. 剎(cha4)
    38. 奼(cha4)
    39. 詫(cha4)
    40. 汊(cha4)
    41. 䡨(cha4)
同部首
    1. 叒
    2. 叛
    3. 叚
    4. 叕
    5. 叜
    6. 叓
    7. 取
    8. 反
    9. 㕢
    10. 収
    11. 又
    12. 友
同笔画
    1. 𠂎
    2. 兀
    3. 丬
    4. 工
    5. 廾
    6. 饣
    7. 丫
    8. 丸
    9. 凣
    10. 亿
    11. 卄
    12. 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