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chá

ㄔㄚˊ

部首 艹

部外 6

总笔画 9

𣘻 𣗪 荼 𨼑 茶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336

上下结构

12234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wsu

tod

eof

44904

拼音 chá

注音 ㄔㄚˊ

部首 艹 部外 6总笔画 9

统一码 8336笔顺 122341234

常 通 标

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茶

chá ㄔㄚˊ

  1.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
  2.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
  3.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
  4.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
  5. 特指“茶点”:早~。晚~。

英语 tea

德语 Tee (S, Ess)​,Tee, Teepflanze (S, Bio)

法语 thé,infusion de thé ou d'autre chose

© 汉典

茶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茶 chá

〈名〉

(1) 茶树 [tea tree]。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tea;tea-leaf]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tea]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paste]。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certain kinds of soft drink]。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bretrothal presents]。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词性变化

◎ 茶 chá

〈动〉

饮茶;喝水 [drink tea]。如:茶话(饮茶谈话)

常用词组


茶博士茶场茶匙茶道茶点茶饭茶房茶缸,茶缸子茶馆茶褐色茶壶茶花,茶花儿茶话会茶几茶镜茶具茶枯茶楼茶卤儿茶末茶农茶钱茶色茶社茶水茶水摊茶亭茶托,茶托儿茶碗茶锈茶叶茶叶蛋茶油茶余饭后茶园茶砖茶子油茶座
© 汉典

茶 國語辭典

茶ㄔㄚˊchá
名
  1. 植物名。山茶科茶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叶缘有锯齿。秋冬间开白花,果实为蒴果。适应性极强,自北纬三十八度至南纬三十度间均可栽种。嫩叶可焙制成各种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2. 用茶叶沏成或煮成的饮料。如:「饮茶」、「品茶」。《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妇人口渴,徐信引到一个茶肆中吃茶。」

  3. 泛称某种饮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 汉典
【申集上】【艸】 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茶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𠀤垞平聲。【廣韻】俗𣗪字。春藏葉,可以爲飮。【韻會】茗也。本作荼,或作𣗪,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又【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又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 汉典
【卷一】【艸】

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茶”字头,请参考“荼”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苦荼也。从艸余聲。〖注〗臣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同都切

『說文解字注』

(荼)苦荼也。釋艸、邶毛傳皆云。荼、苦菜。唐風采苦采苦傳云。苦、苦菜。然則苦與荼正一物也。儀禮。鈃芼。牛藿、羊苦、豕薇。記内則。濡豚包苦。亦謂之苦。月令、本艸、易通卦驗皆謂之苦菜。从艸。余聲。同都切。五部。詩荼蓼、有女如荼及後世荼荈皆用此字。籒文作莽。

© 汉典

茶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 唐代读音 djha日语读音 CHA韩语罗马 TA CHA现代韩语 다 차越南语 trà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粤语 caa4潮州话 dê5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茶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荼」。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荼」 說文‧艸部「茶」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𣘻
𣗪
荼
𨼑
茶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碴(cha2)
    2. 査(cha2)
    3. 㢒(cha2)
    4. 靫(cha2)
    5. 梌(cha2)
    6. 叉(cha2)
    7. 檫(cha2)
    8. 䶪(cha2)
    9. 㢉(cha2)
    10. 䑘(cha2)
    11. 䕓(cha2)
    12. 捈(cha2)
同部首
    1. 芆
    2. 薩
    3. 藗
    4. 莃
    5. 蒑
    6. 荚
    7. 莱
    8. 䔒
    9. 䔫
    10. 苸
    11. 蕅
    12. 萍
同笔画
    1. 茮
    2. 昫
    3. 炥
    4. 郟
    5. 俤
    6. 炦
    7. 柦
    8. 㱞
    9. 疨
    10. 𧻓
    11. 䎠
    12. 𠊡
初中古诗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明·魏学洢 《核舟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