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òu

ㄧㄡˋ

部首 又

部外 0

总笔画 2

叹 𡯅 右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3C8

单一结构

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cccc

nk

xs

77400

拼音 yòu

注音 ㄧㄡˋ

部首 又 部外 0总笔画 2

统一码 53C8笔顺 54

常 通 标

又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又

yòu ㄧㄡˋ

  1.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
  2. 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不是小孩!
  3. 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
  4. 再加上,还有:~及。十~五年。
  5. 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英语 and, also, again, in addition

德语 wieder, noch einmal, dazu ,sowohl als auch ,Radikal Nr. 29 = wieder, noch

法语 encore,une fois de plus,à la fois,en outre,de plus,mais,et

© 汉典

又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又 yòu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同本义 [right hand]。后作“右”

又,手也,象形。——《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

词性变化

◎ 又 yòu

〈副〉

(1) 复,再,再一次 [again]

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衣》

天命不又。——《诗·小雅·小宛》

又命之。——《仪礼·燕礼》

又试之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读了又读;又是他;又问;又起个窖儿(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又称;又说

(3) 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at the same time]

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书·禹贡》

(4) 又如:又打又闹;又惊又喜;又哭又笑

(5) 而且,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and]

未可明诏大号…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路很近,车子又快,一会儿就到

(7) 连词。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and]。如:一年又三个月;二又三分之一

(8) 表示轻微转折 [but]。如:我原来想去,现在又不想去了

(9) 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 [after]。如: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10) 加之 [in addition]。如:除了拖拉机,又添了一台插秧机

(11) 另外 [moreover;besides]

周处…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世说新语·自新》

常用词组


又复又红又专又及
© 汉典

又 國語辭典

又ㄧㄡˋyòu
副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连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名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汉典
【子集下】【又】 又·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又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 又·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又【廣韻】又,猶更也。

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 汉典
【卷三】【又】

又 《说文解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从又。于救切

『說文解字注』

(又)手也。象形。此卽今之右字。不言又手者、本兼𠂇又而言。以屮別之。而?專謂右。猶有古文尙書而後有今文尙書之名、有後漢書而後有前漢書之名、有下曲禮而後有上曲禮之名也。又作右而又爲更然之詞。榖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三指者、三岐象三指。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以指記數者。或全用。或用三。略者言其大略。于救切。古音在一部。凡又之屬皆从又。

© 汉典

又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ou˥˧ 唐代读音 *hiòu日语读音 MATA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越南语 lại

客家话 [梅县腔] ju5 [沙头角腔] jeu3 [客英字典] ju5 [宝安腔]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海陆腔] ru6 ru3 [台湾四县腔] ju5 [东莞腔] jiu3 [陆丰腔] jiu6粤语 jau6潮州话 iu5 (iû) 「揭阳」iu6「潮阳」(iûⁿ)

近代音 影母 尤侯韻 去聲 又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宥韻 去聲 宥小韻 于救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咍部 ;王力系统:匣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又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又」 甲854合26911「又」 亞又方彝商代晚期集成9853「又」 包2.19「又」 說文‧又部「又」 睡.日甲36「又」
「又」 鄭虢仲簋西周晚期集成4026「又」 包2.240
「又」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叹
𡯅
右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㕛(you4)
    2. 姷(you4)
    3. 梎(you4)
    4. 釉(you4)
    5. 泑(you4)
    6. 狖(you4)
    7. 㕗(you4)
    8. 迶(you4)
    9. 蚴(you4)
    10. 櫾(you4)
    11. 右(you4)
    12. 宥(you4)
同部首
    1. 叏
    2. 㕞
    3. 叕
    4. 㕠
    5. 反
    6. 叔
    7. 友
    8. 叉
    9. 叟
    10. 㕝
    11. 㕚
    12. 叓
同笔画
    1. 乄
    2. 冂
    3. 𠂆
    4. 刁
    5. 𠄍
    6. 七
    7. 𠃎
    8. 乂
    9. 𠂉
    10. 几
    11. 讠
    12. 冫
小学古诗词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节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游山西村》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 《秋思》
初中古诗词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列子》《杞人忧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游山西村》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清·纪昀 《河中石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