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ǐn

ㄧㄣˇ

部首 饣

部外 4

总笔画 7

繁体 飲

飲 淾 飮 㱃 𠿮 𣤗 𣲎 𣵂 𣶗 𨡢 𨡳 𩚕 𩚜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96E

左右结构

3553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nqw

nvno

oxro

27782

拼音 yǐn

注音 ㄧㄣˇ

部首 饣 部外 4总笔画 7

基本区 996E笔顺 3553534

常 标

饮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饮

(飲)

yǐn ㄧㄣˇ

  1. 喝,又特指喝酒:~水思源。~酒。~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鸩止渴。
  2. 指可喝的东西:冷~。~料。~食。
  3. 含忍:~恨。~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4. 隐没(mò):~羽。

其它字義


● 饮

(飲)

yìn 〡ㄣˋ

  1. 给牲畜水喝:~马。~牛

英语 drink; swallow; kind of drink

德语 Getränk (S)​,trinken (kantonesisch)​ (V)

法语 boire

© 汉典

饮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饮

飲、飮、 yǐn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drink]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3) 含;忍 [keep in the heart]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4) 隐没;藏匿。通“隐” [hide]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词性变化

◎ 饮

飲 yǐn

〈名〉

(1) 酒 [drink]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2) 统指饮食 [diet]。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3) 饮料 [beverages;drinks]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又如:冷饮;热饮

(4) 另见 yìn

常用词组


饮弹饮风餐露饮恨饮恨吞声饮具饮料饮流怀源饮泣饮食饮食疗法饮水槽饮水器饮水思源饮宴饮用水饮羽饮誉饮鸩止渴

基本词义


◎ 饮

飲 yìn

〈动〉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give water to drink;water an animlal]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 用酒食款待 [wine and dine;entertain]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3) 另见( yǐn )

常用词组


 

饮场
© 汉典
【戌集下】【食】 飮·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饮”字头,请参考“飮”字。)
【戌集下】【食】 飮·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古文〕𣲎𩚜淾𣶗㱃𩚕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錦切,音上聲。【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釋名】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

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註】飮,潄也。

又隱也。【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又【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註】溺器。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又【廣韻】於禁切,音蔭。以飮飮之也。【禮·檀弓】酌而飮寡人。【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又【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說文】或作㱃。通作飮。互詳酉部酓字註。

© 汉典
【卷八】【㱃】

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饮”字头,请参考“㱃”字:)
【卷八】【㱃】
『說文解字』

歠也。从欠酓聲。凡㱃之屬皆从㱃。

𣲎,古文㱃从今水。

𩚜,古文㱃从今食。於錦切

『說文解字注』

(㱃)歠也。易蒙卦虞注曰:水流入口爲飮。引伸之可飮之物謂之飮,如周禮四飮是也。與人飮之謂之飮,俗讀去聲,如左傳飮之酒是也。又消納無迹謂之飮,漢書朱家傳飮其德,猶隱其德也。从欠酓聲。酓,从酉,今聲。見酉部。於錦切。七部。𥛬作飮。凡㱃之屬皆从㱃。


(𣲎)古文㱃,从今水。从水今聲也。


(𩚜)古文㱃,从今食。从食今聲也。𥛬用此。

© 汉典

饮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粤语 jam2 jam3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饮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飲」。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㱃」 菁4.1合10405「酓」 邐簋商代晚期集成3975「㱃」 天卜「𣲎」 說文古文「㱃」 睡.法15「飲」 「饮」「饮」
「㱃」 甲205「㱃」 㠱仲觶西周中期集成6511「酓」 包2.237「𩚜」 說文古文
「㱃」 乙2482合775「酓」 伯戈冬觶西周中期集成6454「㱃」 說文‧㱃部
甲骨文 金文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飲
淾
飮
㱃
𠿮
𣤗
𣲎
𣵂
𣶗
𨡢
𨡳
𩚕
𩚜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㡥(yin3)
    2. 㐆(yin3)
    3. 隠(yin3)
    4. 䨸(yin3)
    5. 殷(yin3)
    6. 趛(yin3)
    7. 吲(yin3)
    8. 廴(yin3)
    9. 䤺(yin3)
    10. 㾙(yin3)
    11. 隐(yin3)
    12. 㧈(yin3)
同部首
    1. 饹
    2. 饥
    3. 饼
    4. 馉
    5. 馆
    6. 饺
    7. 饬
    8. 馄
    9. 馏
    10. 饦
    11. 馐
    12. 馊
同笔画
    1. 芤
    2. 际
    3. 低
    4. 证
    5. 䒢
    6. 迎
    7. 迓
    8. 告
    9. 汸
    10. 芸
    11. 忤
    12. 姉
初中古诗词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苏轼 《水调歌头》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宋·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