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suī

ㄙㄨㄟ

部首 虫

部外 3

总笔画 9

繁体 雖

雖 𧈧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67D

上下结构

25125121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ju

rlmi

jivv

60136

拼音 suī

注音 ㄙㄨㄟ

部首 虫 部外 3总笔画 9

统一码 867D笔顺 251251214

常 标

虽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虽

(雖)

suī ㄙㄨㄟˉ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英语 although, even if

德语 obschon, obwohl, selbst wenn, zwar (Konj)

法语 bien que,malgré que

© 汉典

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虽

雖 suī

<连>

(1)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 ( huī)。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3) 即使…也;纵使 [even if]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4) 仅,只 [only]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5) 原本,本 [originally]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我与那陈州百姓每分忧。——《陈州粜米》

常用词组


虽然虽说虽死犹荣虽死犹生虽则
© 汉典
【戌集中】【隹】 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虽”字头,请参考“雖”字。)
【戌集中】【隹】 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古文〕𨾡【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𠀤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又【玉篇】推也。

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 汉典
【卷十三】【虫】

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虽”字头,请参考“雖”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息遺切

『說文解字注』
佀蜥易而大。易各本作蜴,誤。今正。此字之本義也。自借以爲語䛐,尟有知其本義者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雖有兄弟。傳云:每,雖也。凡人竆極其欲曰恣睢。雖卽睢也。按方言守宫在澤中者,東齊海岱謂之螔䗔。注云:似蜥易大而有鱗。䗔字疑雖之誤。从虫唯聲。息遺切。十五部。
© 汉典

虽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uei˥

粤语 seoi1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虽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雖」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雖」 說文‧虫部「雖」 睡.效21「雖」 「虽」「虽」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雖
𧈧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缞(sui1)
    2. 嗺(sui1)
    3. 熣(sui1)
    4. 倠(sui1)
    5. 鞖(sui1)
    6. 雖(sui1)
    7. 滖(sui1)
    8. 哸(sui1)
    9. 夊(sui1)
    10. 䪎(sui1)
    11. 浽(sui1)
    12. 娞(sui1)
同部首
    1. 蛋
    2. 䗚
    3. 蠹
    4. 螣
    5. 䗏
    6. 螬
    7. 蚦
    8. 蚅
    9. 蠏
    10. 䖬
    11. 蠫
    12. 蝟
同笔画
    1. 狿
    2. 唌
    3. 怤
    4. 㘺
    5. 既
    6. 骅
    7. 荁
    8. 挘
    9. 栂
    10. 俙
    11. 阂
    12. 毗
小学古诗词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诗词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汉·曹操 《龟虽寿》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唐·韩愈 《马说》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