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条目条目汉字词语成语
字典汉字拆分拼音笔顺五笔编码仓颉编码四角号码UNICODE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ì

ㄐㄧˋ

部首 旡

部外 5

总笔画 9

旣 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5E2

左右结构

5115415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vcaq|vaqn

aimvu

xohr

71712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旡 部外 5总笔画 9

统一码 65E2笔顺 511541535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國語詞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音韵方言字源字形网友讨论
常 通 标

既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既

jì ㄐㄧˋ

  1. 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而。
  2. 已经:~成事实。~定。
  3.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

英语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德语 schon, seit

法语 puisque,étant donné que,aussi... que,et... et...,déjà

© 汉典

既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既 jì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2) 同本义 [eat up]

既,小食也。——《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君既食。——《礼记·玉藻》

不拜既爵。——《义礼·乡饮酒礼》

(3) 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eclipse]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

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汉· 王充《论衡》

(4) 完毕;完了 [complete;end]

既而曰。——《公羊传·宣公元年》。注:“事毕也。”

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谷梁传》

既月。——《虞书》

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薮泽肆既。——《国语·周语》

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庄子·应帝王》

(5) 又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意指万事皆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词性变化

◎ 既 jì

〈副〉

(1) 已经 [already]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战国策·燕策》

既克。——《左传·庄公十年》

既其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既加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既泣之三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既成(已经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

(3) 不久;随即 [soon]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

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盐铁论·毁学》

◎ 既 jì

<连>

(1) 常用“则”、“就”、“那么”相呼应,相当于“既然” [since;as]

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以(既然已经);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不然的话)

(3) 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 [both…and;as well as]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常用词组


既成事实既定既而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既是既往既往不咎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汉典

既 國語辭典

既ㄐㄧˋjì
副
  1. 已经。《论语·先进》:「春服既成。」《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

  2. 尽、全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及其未既济也。」《国语·齐语》:「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

  3. 不久。《左传·文公元年》:「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

连
  1. 已经、既然,表前后情况有连带关系。常与「就」或「则」连用。《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2. 表示并列的连接词。与「且」、「又」、「也」等词连用。如:「既醉且饱」、「既要爱情,也要面包。」《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元·钟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收尾〉:「既通儒,又通吏。」

名
  1. 姓。如汉代有既良。

© 汉典
【卯集下】【无】 旣·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图
文

旣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既”字头,请参考“旣”字。)
【卯集下】【无】 旣·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𠀤音曁。【說文】小食也。从皀㒫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按今《論語》作氣。

又【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處。【詩·召南】亦旣見止,亦旣覯止。

又【博雅】盡也。【易·旣濟疏】旣者,皆盡之稱。【書·舜典】旣月。【左傳·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又【博雅】旣,失也。

又與漑同。【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又【集韻】几利切,音冀。義同。

又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禮·中庸】旣廩稱事。【註】旣讀爲餼。餼廩,稍食也。

【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 汉典
【卷五】【皀】
图
文

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既”字头,请参考“旣”字:)
【卷五】【皀】
『說文解字』

小食也。从皀旡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居未切

『說文解字注』

(旣)小食也。此與口部嘰音義皆同。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引伸之義爲盡也已也。如春秋日有食之旣。周本紀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旣不祀。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盡。盡則復生。从皀。旡聲。居未切。十五部。論語曰。不使勝食旣。鄉黨篇文。此引經說假借也。論語以旣爲气。如商書以𡚽爲好、詩以夃爲姑之類。今論語作氣。气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許偁、葢古文論語也。或云。謂不使肉勝於食。但小小食之。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云不使勝則巳足。不必贅此字。

© 汉典

既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日语读音 TSUKIRU SUDENI韩语罗马 K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i5 [台湾四县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宝安腔] gi5 [梅县腔] gi5 [沙头角腔] gi5 [陆丰腔] gi5 [东莞腔] gi5 [海陆腔] gi5粤语 gei3潮州话 gi3

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去聲 計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沒部 ;王力系统:見母 物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既」 前7.18.1合163「既」 二祀弋其卣商代晚期集成5412「既」 包2.16「既」 說文‧皀部「既」 睡.為24「既」
「既」 戩22.10合34389「既」 作冊大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60「既」 帛乙4.26
「既」 走馬休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0「既」 郭.緇.46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旣
既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细说汉字:斤
这是“运斤(斧子)成风”的“斤”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横刃朝左、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可见这是一个像斧子形状的象形字。所以在上古“斤”就是大斧,是一种武器。金文②是刃朝右的两把大斧子。到了小篆③虽然形体很美观,但却不像斧子了。楷书④则完全走样了。
查看完整内容
[04-09]
“王”字内涵的变迁
先秦时期说到“三皇”、“五帝”的时候,交叉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说黄帝是“三皇”之一,有时又说黄帝是“五帝”之一,反正意思差不多,就混着随意用。
查看完整内容
[12-16]
同音字
    1. 計(ji4)
    2. 跽(ji4)
    3. 鲫(ji4)
    4. 荠(ji4)
    5. 稷(ji4)
    6. 计(ji4)
    7. 伎(ji4)
    8. 瀱(ji4)
    9. 㳵(ji4)
    10. 纪(ji4)
    11. 䓫(ji4)
    12. 薺(ji4)
同部首
    1. 旣
    2. 旡
    3. 旤
同笔画
    1. 逃
    2. 恾
    3. 扃
    4. 欪
    5. 柔
    6. 峛
    7. 㪅
    8. 㚇
    9. 㧛
    10. 虳
    11. 昫
    12. 祖
小学古诗词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初中古诗词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先秦·庄子及弟子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