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xiāng

xiàng

ㄒㄧㄤ

ㄒㄧㄤˋ

部首 目

部外 4

总笔画 9

伒 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6F8

左右结构

12342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hg

dbu

flvv

46900

拼音 xiāng xiàng

注音 ㄒㄧㄤ ㄒㄧㄤˋ

部首 目 部外 4总笔画 9

统一码 76F8笔顺 123425111

常 通 标

相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相

xiāng ㄒㄧㄤˉ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4. 姓。

其它字义


● 相

xiàng ㄒㄧㄤˋ

  1. 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2. 物体的外观:月~。金~。
  3. 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英语 mutual, reciprocal, each other

德语 besehen, beschauen, etw , jdn. unter die Lupe nehmen (V)​,gegenüber (Adj)​,gegenseitig, einander (Adj)​,Xiang (Eig, Fam)​,Erscheinung, Portrait, Bild

法语 mutuellement,l'un l'autre,examiner,évaluer,voir de ses propres yeux,apparence,air,photo

© 汉典

相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相 xiāng

〈副〉

(1) 交互;互相 [mutually;each other]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2)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3) 共同[together;jointly]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相安

(5) 递相;先后 [successively;one after another]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7)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indicates how one party behaves towards the other]

(8)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词性变化

◎ 相 xiāng

〈动〉

(1) 相差 [differ]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2)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3) 亲自观看 [see for oneself]。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4) 另见 xiàng

常用词组


相安无事相伴相帮相比相差相称相承相乘相持相出没相处相传相待如宾相当相当相得相得益彰相等相抵相对相对论相反相反相成相仿相逢相符相干相隔相跟相顾失色相关相好相和相互相会相继相间相见相见恨晚相将相交相交有年相结合相近相敬如宾相距相看相看相克相连相邻相门户相能相配相碰相亲相亲相爱相劝相让相认相容相若相商相生相识相视相熟相思相似相提并论相通相同相投相托相望相向相像相信相形见绌相依相依为命相宜相应相应相与相遇相约相知相知有素相撞相中相助相坐
 

基本词义


◎ 相 xiàng

〈动〉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look at;examine the appearance and judge]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相时憸民。——《书·盘庚上》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书·召诰》

善相丘陵。——《礼记·月令》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鄘风·相鼠》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胜相士多。

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4) 看相 [physiognomize]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6) 辅佐,扶助 [assist]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伊尹相汤伐 桀。——《汤誓》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

使相之。——晋· 干宝《搜神记》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7)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8) 教导 [teach]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9) 治,治理 [administer]

相我受民。——《书·立政》

(10) 选择 [choose]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11)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12) 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be minister]

及遣其子宋襄相 齐。——《史记·项羽本纪》

(13) 像 [like]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词性变化


◎ 相 xiàng

〈名〉

(1) 人的外貌,相貌 [looks;appearance]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2)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3) 照片 [photo, photograph]。如:照个相

(4) 官名 [the prime minister]

(5)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7)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8)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9) 相位 [phase]。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10)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master of ceremonies]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1) 古代的一种乐器 [ xiang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12) 农历七月的别名 [the seventh month]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3)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physiognomy]。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4) 古地名 [Xiang town]。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5) 引盲人行走的人 [blind guide]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16)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17) 另见 xiāng

常用词组


相册相公相国相机相机而行相机行事相角相里相马相貌相貌堂堂相面相片相扑相声相士相体裁衣相图相位相纸
© 汉典

相 國語辭典

相ㄒㄧㄤxiāng
副
  1.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助
  1.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名
  1.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ㄒㄧㄤˋxiàng
动
  1.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2.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3.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4.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名
  1.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2. 职官名:➊ ​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4.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 汉典
【午集中】【目】 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相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𠀤音襄。【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𠀤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𢷤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𢷤,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𢷤。

又【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𨻰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又太史𠋫部有相風竿。【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𠋫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𤰞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又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𥄢,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𥄢,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𥄢爲二,非。

© 汉典
【卷四】【目】

相 《说文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息良切

『說文解字注』

(相)省視也。釋詁、毛傳皆云相視也。此別之云省視。謂察視也。从目木。會意。息良切。十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則爲相瞽之相。古無平去之別也。旱麓、桑柔毛傳云。相、質也。質謂物之質與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義。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此引易說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視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觀者莫如木也。五行志曰。說曰。木、東方也。於易、地上之木爲觀。顏云。坤下巽上、觀。巽爲木。故云地上之木。許葢引易觀卦說也。此引經說字形之例。詩曰。相鼠有皮。庸風文。

© 汉典

相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ŋ˥; ɕiɑŋ˥˧ 唐代读音 *siɑng *siɑ̀ng日语读音 AI MIRU TASUKERU韩语罗马 SANG现代韩语 상越南语 tương

客家话 [梅县腔] siong1 siong5 [宝安腔] siong5 |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1 siong5 [海陆腔] siong1 siong5 [梅县腔] siong1 [沙头角腔] siong5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siong5 [东莞腔] siong5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xiong3 xiong4粤语 soeng1 soeng3

近代音 心母 江陽韻 平聲陰 湘小空;心母 江陽韻 去聲 象小空;中古音 心母 陽韻 平聲 襄小韻 息良切 三等 開口;心母 漾韻 去聲 相小韻 息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唐部 ;心母 唐部 ;王力系统:心母 陽部 ;心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相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相」 簠雜89合2824「相」 相侯簋西周早期集成4136「相」 包2.121「相」 說文‧目部「相」 睡.法167「相」
「相」 作冊折尊西周早期集成6002「相」 包2.171
「相」 庚壺春秋晚期集成9733「相」 郭.六.49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伒
𥄢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镶(xiang1)
    2. 啍(xiang1)
    3. 膷(xiang1)
    4. 鄕(xiang1)
    5. 厢(xiang1)
    6. 萫(xiang1)
    7. 骧(xiang1)
    8. 薌(xiang1)
    9. 儴(xiang1)
    10. 瓖(xiang1)
    11. 忀(xiang1)
    12. 襄(xiang1)
    13. 䐟(xiang4)
    14. 䦳(xiang4)
    15. 像(xiang4)
    16. 闂(xiang4)
    17. 㟟(xiang4)
    18. 向(xiang4)
    19. 姠(xiang4)
    20. 巷(xiang4)
    21. 鱌(xiang4)
    22. 缿(xiang4)
    23. 䤔(xiang4)
    24. 曏(xiang4)
同部首
    1. 䁏
    2. 睓
    3. 䀑
    4. 睊
    5. 睘
    6. 䁧
    7. 䀙
    8. 䀓
    9. 睝
    10. 䀘
    11. 眺
    12. 睁
同笔画
    1. 匨
    2. 指
    3. 胗
    4. 䏥
    5. 䢓
    6. 柇
    7. 㤜
    8. 疭
    9. 洛
    10. 㖃
    11. 贲
    12. 庭
小学古诗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经》(节选)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 《望天门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 《望洞庭》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初中古诗词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 《竹里馆》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 《逢入京使》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