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kuàng

ㄎㄨㄤˋ

部首 冫

部外 5

总笔画 7

繁体 況

況 𡶢 况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1B5

左右结构

41251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ukqn

imrhu

tdjr

36112

拼音 kuàng

注音 ㄎㄨㄤˋ

部首 冫 部外 5总笔画 7

基本区 51B5笔顺 4125135

常 标

况 基本解释

● 况

kuàng ㄎㄨㄤˋ


  1. 情形:情~。状~。近~。~味(境况和情味,如“他的处境不好,~~难言”)。
  2. 比方:比~。每~愈下。
  3. 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且。何~。
  4. 姓。
  5. 同“贶”,赐予。

英语 condition, situation; furthermore

德语 überdies, ausserdem, zudem

法语 situation,cas,de plus

【漢典】

况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况

況 kuàng

名

(1)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2) 同本义 [cold water]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3)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condition]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 韩愈《雁山杂记》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4) 兄 [elder brother]。

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

(5) 姓

词性变化


◎ 况 kuàng

动

(1) 比拟,比喻 [compare]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人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

又如:每下愈况

(2) 光顾;访问 [visit]

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通“贶”。赐予 [grant;bestow]

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

北面拜况。——《礼记·聘礼》

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

又如:况施

◎ 况 kuàng

连

(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 [besides;moreover]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刘开《问说》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 wèn”,声名,声誉)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又如:况乃(何况;况且)

◎ 况 kuàng

副,更加 [more]

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

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常用词组


况兼况且况味
【漢典】

况 國語辭典

况
  1. 「況 」的異體字。

【漢典】
【子集下】【冫】 况·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况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冫】 况·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玉篇】俗況字。○按況本从水,亦从二作况。今从冫,當卽況、况二字之譌。况从二从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虛放切,音貺。發語辭。【詩·小雅】况也永歎。从二从兄,與況字少異。

又借作祝。【漢·魯相謁孔廟𥓓】祝基作况其。况从二从兄,以况字代替。

(況)〔古文〕𡶢【唐韻】許訪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放切,𠀤音貺。【說文】寒水也。

又矧也,譬也。【莊子·知北遊】每下愈況。

又益也。【晉語】衆況厚之。

又兹也。【詩·小雅】況也永歎。【箋】來兹對之,長歎而已。

又滋也。【詩·大雅】亂況斯削。

又賜也。與貺通。【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

又臨訪曰來況。【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

又【廣韻】修況,琴名。

又姓。【蜀志】有況長寧。◎按佩觿集,况况況𠀤虛訪翻,况發語之端,况寒冰也,況形況,今多通用況字。

又【集韻】或作湟。

又古與兄通。

【漢典】
【卷十一】【水】

↳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况”字头,请参考“況”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寒水也。从水兄聲。許訪切〖注〗𡶢,古文。

《說文解字注》

(況)寒水也。未得其證。毛詩常棣、桑柔、召旻皆曰:兄,滋也。矢部矤下曰:兄詞也。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後乃用況字。後又改作况,作况。从水兄聲。許訪切。十部。

【漢典】

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ɑŋ˥˧ 唐代读音 *xiuɑ̀ng日语读音 IWANYA OMOMUKI韩语罗马 HWANG越南语 huống

客家话 [宝安腔] kong3 [客英字典] kwong3 kong5 [东莞腔] kong5 [梅县腔] kwong3 [陆丰腔] kong5 [海陆腔] kong3 [台湾四县腔] kong3 [沙头角腔] kong3粤语 fong3潮州话 kuang3 (khùang)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况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況」。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況」 佚956合33244     「況」 說文‧水部   「況」 「况」 「况」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況
𡶢
况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框(kuang4)
    2. 曠(kuang4)
    3. 爌(kuang4)
    4. 纩(kuang4)
    5. 懬(kuang4)
    6. 壙(kuang4)
    7. 絖(kuang4)
    8. 鉱(kuang4)
    9. 矿(kuang4)
    10. 穬(kuang4)
    11. 岲(kuang4)
    12. 鋛(kuang4)
同部首
    1. 冻
    2. 𠖺
    3. 𠗵
    4. 𠘋
    5. 𠖶
    6. 𠗚
    7. 𠗂
    8. 冮
    9. 凍
    10. 凁
    11. 鿑
    12. 𠗅
同笔画
    1. 园
    2. 邑
    3. 疕
    4. 纻
    5. 𠀫
    6. 汰
    7. 卲
    8. 诒
    9. 䒞
    10. 拒
    11. 姒
    12. 見
初中古诗词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