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条目条目汉字词语成语
字典汉字拆分拼音笔顺五笔编码仓颉编码四角号码UNICODE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ì

shì

ㄙˋ

ㄕˋ

部首 亻

部外 4

总笔画 6

佀 𠋨 𠚦 価 㐶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F3C

左右结构

3254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nyw

ovio

nzod

28200

拼音 sì shì

注音 ㄙˋ ㄕˋ

部首 亻 部外 4总笔画 6

统一码 4F3C笔顺 325434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國語詞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音韵方言字源字形网友讨论
常 通 标

似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似

sì ㄙˋ

  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其它字义


● 似

shì ㄕˋ

     ◎ 〔~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英语 resemble, similar to; as if, seem

德语 ähneln, erscheinen, scheinen, scheinen wie (V)

法语 comme,comme,semblable,pareil

© 汉典

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似 shì

〈助〉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水浒传》

(2) 另见 sì

常用词组


似的
 

基本词义


◎ 似

佀 sì

〈动〉

(1)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2) 同本义 [look like;similar]

似,象也。——《说文》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墨子经上》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似,类也。——《广雅》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4) 似乎 [seem;look as if]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6) 给予,送给 [give]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7) 继承 [inherit]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词性变化

◎ 似 sì

〈介〉

(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than]

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to]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4) 另见 shì

常用词组


似曾似…非…似非而是似乎似是而非
© 汉典

似 國語辭典

似ㄙˋsì
动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副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连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 汉典
【子集中】【人】 似·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图
文

似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似·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古文〕𠚦【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𠀤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𠀤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 汉典
【卷八】【人】
图
文

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似”字头,请参考“佀”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象也。从人㠯聲。詳里切

『說文解字注』

(佀)像也。各本作象也。小徐作象肖也。皆非。今正。像下曰佀也。與此互訓。是爲轉注。度古本二篆必相屬。不知何時轉寫遠隔。又皆改其說解耳。相像曰相似。古今無異䛐。緣俗閒用象爲像。乃致𡚶改許書。廣雅曰。似、類也。又曰。似、象也。又曰。似、若也。皆似之本義也。詩斯干、裳裳者華、卷阿、江漢傳皆曰。似、嗣也。此謂似爲嗣之假借字也。斯干似續妣祖箋云。似讀爲已午之巳。已續妣祖者、謂已成其宮廟也。此謂似爲已之假借字也。从人。㠯聲。詳里切。一部。𣜩作似。

© 汉典

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ɿ˥˧; ʂʅ˥˧ 唐代读音 *ziə̌ ziə̌日语读音 NIRU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越南语 tự

客家话 [梅县腔] se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si4 [客英字典] sii5 [宝安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ii5 [海陆腔] sii5 [陆丰腔] sii6 [东莞腔] ci5粤语 ci5

近代音 心母 支思韻 去聲 似小空;中古音 邪母 止韻 上聲 似小韻 詳里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咍部 ;王力系统:邪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似」 說文‧人部「似」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佀
𠋨
𠚦
価
㐶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细说汉字:斤
这是“运斤(斧子)成风”的“斤”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横刃朝左、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可见这是一个像斧子形状的象形字。所以在上古“斤”就是大斧,是一种武器。金文②是刃朝右的两把大斧子。到了小篆③虽然形体很美观,但却不像斧子了。楷书④则完全走样了。
查看完整内容
[04-09]
“王”字内涵的变迁
先秦时期说到“三皇”、“五帝”的时候,交叉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说黄帝是“三皇”之一,有时又说黄帝是“五帝”之一,反正意思差不多,就混着随意用。
查看完整内容
[12-16]
同音字
    1. 鈶(si4)
    2. 騃(si4)
    3. 祀(si4)
    4. 覗(si4)
    5. 食(si4)
    6. 銉(si4)
    7. 四(si4)
    8. 䦙(si4)
    9. 飤(si4)
    10. 蕼(si4)
    11. 孠(si4)
    12. 汜(si4)
    13. 舓(shi4)
    14. 适(shi4)
    15. 噬(shi4)
    16. 弑(shi4)
    17. 亊(shi4)
    18. 铈(shi4)
    19. 餙(shi4)
    20. 睗(shi4)
    21. 遾(shi4)
    22. 卋(shi4)
    23. 氏(shi4)
    24. 澤(shi4)
同部首
    1. 㒡
    2. 儨
    3. 𠊧
    4. 𠇪
    5. 休
    6. 𠇦
    7. 𠊖
    8. 𠎣
    9. 儇
    10. 㑌
    11. 𠇱
    12. 佉
同笔画
    1. 𠘵
    2. 企
    3. 约
    4. 网
    5. 𠂪
    6. 朾
    7. 虫
    8. 纡
    9. 好
    10. 𠕍
    11. 奺
    12. 㚦
小学古诗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 《敕勒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咏柳》
初中古诗词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咏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