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ì

ㄙˋ

部首 囗

部外 2

总笔画 5

亖 肆 𠁤 𠃢 𦉭 龱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6DB

全包围结构

253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lhng

wc

lk

60212

拼音 sì

注音 ㄙˋ

部首 囗 部外 2总笔画 5

统一码 56DB笔顺 25351

常 通 标

四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四

sì ㄙˋ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英语 four

德语 vier (4)​ (Num)

法语 quatre,4

© 汉典

四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四 sì

[数]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four]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词性变化

◎ 四 sì

〈名〉

(1) [乐]∶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工尺谱), corresponding to 6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four-horse carriage]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常用词组


四壁四边,四边儿四边形四不像四称四处四川四川盆地四大皆空四德四谛四方四方步四分五裂四伏四顾四海四合院儿四化四季四溅四郊四脚朝天四近四境四库四库全书四邻四面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旁四平八稳四散四舍五入四声四时八节四书四体四通八达四外四望四围四维四仙桌四乡四项基本原则四新四行四旋体诗四言诗四野四溢四岳四则四肢四至四致四周四座
© 汉典

四 國語辭典

四ㄙˋsì
名
  1. 介于三和五之间的自然数。如:「三、四、五、六……」。大写作「肆」,阿拉伯数字作 「4」。

  2. 古代乐谱上用来表示音阶的符号。

  3. 姓。如宋代有四象。

形
  1. 第四的。如:「四更天」、「四年级」、「四品官」。

© 汉典
【丑集上】【囗】 四·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四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 四·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古文〕𦉭【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 汉典
【卷十四】【四】

四 《说文解字》

【卷十四】【四】
『說文解字』

陰𢿙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𦉭,古文四。亖,籒文四。息利切文一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四)侌數也。自一篇列一部、三部。十三篇列二部。二篇列八部。三篇列十部。數未備也。故於此類列之。象四分之形。謂囗像四方。八像分也。息利切。十五部。凡四之屬皆从四。


(𦉭)古文四如此。小篆略改之。


(亖)籒文四。此筭法之二二如四也。二字㒳畫均長、則亖字亦四畫均長。今人作篆多誤。覲禮四享。鄭注曰。四當爲三。書作三四字或皆積畫。字相似。由此誤。聘禮注云。朝貢禮純四只。鄭志。荅趙商問四當爲三。周禮內宰職注。天子巡守禮制幣丈八尺純四𦐖。鄭志。荅趙商問亦云四當爲三。左傳。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劉炫謂四當爲三。皆由古字積畫之故。按說文之例。先籒文。次古文。此恐轉寫誤倒。

© 汉典

四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ɿ˥˧ 唐代读音 *sì日语读音 YOTSU YOTABI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越南语 tứ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梅县腔] si5 [海陆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陆丰腔] si5粤语 sei3 si3潮州话 si3

近代音 心母 支思韻 去聲 似小空;中古音 心母 至韻 去聲 四小韻 息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屑部 ;王力系统:心母 質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四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四」 甲504合32471「四」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四」 信2.01「四」 說文古文「四」 睡.雜3「四」
「四」 徐王子同鐘春秋晚期集成182「四」 帛甲6.18「四」 說文‧四部
「四」 郘弋黑鐘春秋晚期集成225「四」 包2.11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亖
肆
𠁤
𠃢
𦉭
龱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枱(si4)
    2. 巳(si4)
    3. 䎣(si4)
    4. 笥(si4)
    5. 伺(si4)
    6. 䃽(si4)
    7. 㣈(si4)
    8. 涘(si4)
    9. 䦙(si4)
    10. 㭒(si4)
    11. 䂖(si4)
    12. 瀃(si4)
同部首
    1. 圀
    2. 囨
    3. 図
    4. 困
    5. 回
    6. 囹
    7. 圙
    8. 囻
    9. 囗
    10. 圑
    11. 囝
    12. 團
同笔画
    1. 𠕅
    2. 艿
    3. 厈
    4. 边
    5. 生
    6. 叴
    7. 㲼
    8. 𠕂
    9. 闪
    10. 㲺
    11. 癶
    12. 䍏
小学古诗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 《敕勒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一)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 《三衢道中》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唐·吕岩 《牧童》
初中古诗词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列子》《杞人忧天》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南北朝·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明·魏学洢 《核舟记》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魏学洢 《核舟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