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ǔ

yù

ㄩˇ

ㄩˋ

部首 雨

部外 0

总笔画 8

㲾 𠕒 𠕘 𠕲 𩁼 𩗿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6E8

单一结构

125244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fghy

mlby

fv

10227

拼音 yǔ yù

注音 ㄩˇ ㄩˋ

部首 雨 部外 0总笔画 8

统一码 96E8笔顺 12524444

常 通 标

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雨

yǔ ㄩˇ

     ◎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其它字义


● 雨

yù ㄩˋ

     ◎ 下雨,落下:~雪。

英语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德语 Niederschlag (S)​,Regen (S)​,Radikal Nr. 173 = Regen, Niederschlag"

法语 pluie,173e radical,pleuvoir,tomber (neige, pluie, etc.)​,mouiller

© 汉典

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雨 yǔ

〈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rain]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friend]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teaching;instruction]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dense]。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scattered]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yù

常用词组


雨布雨带雨滴雨点雨工雨过天青雨痕雨后春笋雨季雨脚雨具雨量雨露雨幕雨篷雨披雨前雨情雨区雨日雨伞雨石雨势雨水雨水雨丝雨凇雨蛙雨雾雨险雨鞋雨靴雨鸦雨烟雨燕雨衣雨意雨云雨泽下注雨珠
 

基本词义


◎ 雨 yù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rain]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fall off of snow,etc.]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shoot or throw densely]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yǔ

© 汉典

雨 國語辭典

雨ㄩˇyǔ
名
  1.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2.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ㄩˋyù
动
  1.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2.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 汉典
【戌集中】【雨】 雨·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0

雨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 雨·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0

〔古文〕𠕒𠕘𠕲𩁼㲾【唐韻】【集韻】【韻會】𠀤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歐許切,音𢮁。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又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 汉典
【卷十一】【雨】

雨 《说文解字》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凡雨之屬皆从雨。𠕲,古文。王矩切〖注〗𠕒、𠕘、𩁼、㲾,古文雨。

『說文解字注』

(雨)水從雲下也。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偁雨。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氺者、水字也。王矩切。五部。凡雨之屬皆从雨。


(𠕲)古文。象形。

© 汉典

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y˨˩˦; jy˥˧ 唐代读音 *hiǒ日语读音 AME AMA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粤语 jyu5 jyu6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上聲 語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麌韻 上聲 羽小韻 王矩切 三等 合口;喻云母 遇韻 去聲 芋小韻 王遇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匣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雨」 前3.20.3合4570「雨」 子雨己鼎商代晚期集成1717「雨」 帛甲1.32「雨」 說文古文「雨」 睡.秦115「雨」
「雨」 拾8.2合30789「雨」 雨觥商代晚期集成9254「雨」 郭.緇.9「雨」 說文‧雨部
「雨」 戩16.16「雨」 妾子𧊒壺戰國晚期集成973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㲾
𠕒
𠕘
𠕲
𩁼
𩗿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㺄(yu3)
    2. 窳(yu3)
    3. 俁(yu3)
    4. 䥏(yu3)
    5. 䄨(yu3)
    6. 與(yu3)
    7. 屿(yu3)
    8. 穻(yu3)
    9. 傴(yu3)
    10. 𠕒(yu3)
    11. 穥(yu3)
    12. 𠕘(yu3)
    13. 雤(yu4)
    14. 潏(yu4)
    15. 䍞(yu4)
    16. 禦(yu4)
    17. 圫(yu4)
    18. 滪(yu4)
    19. 㮋(yu4)
    20. 瘉(yu4)
    21. 熨(yu4)
    22. 御(yu4)
    23. 鈺(yu4)
    24. 䖇(yu4)
同部首
    1. 䨵
    2. 䨯
    3. 雴
    4. 靎
    5. 䨍
    6. 䨋
    7. 雯
    8. 霈
    9. 霗
    10. 䨖
    11. 霽
    12. 䨛
同笔画
    1. 炊
    2. 坦
    3. 來
    4. 泂
    5. 靑
    6. 苻
    7. 㘳
    8. 玮
    9. 苯
    10. 冽
    11. 怿
    12. 尭
小学古诗词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 《赠刘景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 《清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 《乡村四月》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 《渔歌子》
初中古诗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 《约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魏晋·曹植 《梁甫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