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hóng

gōng

ㄏㄨㄥˊ

ㄍㄨㄥ

部首 纟

部外 3

总笔画 6

繁体 紅

紅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EA2

左右结构

551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ag

vmm

zbi

21112

拼音 hóng gōng

注音 ㄏㄨㄥˊ ㄍㄨㄥ

部首 纟 部外 3总笔画 6

统一码 7EA2笔顺 551121

常 标

红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红

(紅)

hóng ㄏㄨㄥˊ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其它字义


● 红

(紅)

gōng ㄍㄨㄥˉ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英语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德语 rot, erfolgreich; Dividende (Adj)

法语 rouge,succès,vogue,dividende,gratification

© 汉典

红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红

(1) 紅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female worker;woman worker]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livery of grief;mouring apparel]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merits and achivements]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基本词义


◎ 红

紅 hóng

〈形〉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pink]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re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Red;revolutionary]。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very popular]。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词性变化

◎ 红

紅 hóng

〈名〉

(1) 美人的代称 [beauty]。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red]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red silk]——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blood]。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flower]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weddings]。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dividends]。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grass]。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symbol of success]。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Hong]

秋,蒐于红。——《春秋》

◎ 红

紅 hóng

〈动〉

(1) 变红,呈现红色 [redden]。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常用词组


红案,红案儿红白喜事红斑痤疮红榜红包,红包儿红宝石红不棱登红布红茶红场红尘红澄澄红蛋红得发紫红灯红豆红粉红封红汞红光满面红海红河红花红火红角,红角儿红军红口白牙红利红痢红脸红脸赤颈红领巾红楼梦红绿灯红罗红煤红模子红娘红女红牌红喷喷红扑扑红旗红人红润红色红色保险箱红烧红烧肉红十字会红事红薯红水河红头文件红外线红卫兵红细胞红绡红小鬼红心红星红颜薄命红眼红眼病红艳红艳艳红药红药水红衣主教红殷殷红缨枪红与黑红晕红运红枣红肿红妆红装
© 汉典
【未集中】【糸】 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紅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红”字头,请参考“紅”字。)
【未集中】【糸】 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又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又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又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 汉典
【卷十三】【糸】

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红”字头,请参考“紅”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帛赤白色。从糸工聲。戶公切

『說文解字注』
帛赤白色也。春秋釋例曰。金畏於火。以白入於赤。故南方閒色紅也。論語曰。紅紫不以爲褻服。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从糸。工聲。戶公切。九部。
© 汉典

红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kuŋ˥

粤语 hung4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紅」。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紅」 仰25.10「紅」 說文‧糸部「紅」 睡.秦89「紅」 「红」「红」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紅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耾(hong2)
    2. 虹(hong2)
    3. 霐(hong2)
    4. 䩑(hong2)
    5. 䃔(hong2)
    6. 䪦(hong2)
    7. 娂(hong2)
    8. 竤(hong2)
    9. 綋(hong2)
    10. 䲨(hong2)
    11. 宖(hong2)
    12. 䫹(hong2)
    13. 紅(gong1)
    14. 宮(gong1)
    15. 共(gong1)
    16. 髸(gong1)
    17. 龏(gong1)
    18. 恭(gong1)
    19. 杛(gong1)
    20. 龚(gong1)
    21. 功(gong1)
    22. 攻(gong1)
    23. 愩(gong1)
    24. 宫(gong1)
同部首
    1. 练
    2. 缏
    3. 绫
    4. 纟
    5. 经
    6. 缄
    7. 绳
    8. 绘
    9. 绠
    10. 绂
    11. 绯
    12. 纺
同笔画
    1. 扦
    2. 㚑
    3. 㚨
    4. 氼
    5. 扫
    6. 𠀟
    7. 迀
    8. 朼
    9. 氘
    10. 后
    11. 冴
    12. 㐾
小学古诗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 《咏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山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忆江南》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 《春夜喜雨》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 《天净沙·秋》
初中古诗词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晚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其五)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唐·白居易 《卖炭翁》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
宋·秦观 《行香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