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zhuàng

ㄓㄨㄤˋ

部首 犬

部外 3

总笔画 7

繁体 狀

狀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2B6

左右结构

41213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udy

lmik

tigs

33184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部首 犬 部外 3总笔画 7

统一码 72B6笔顺 4121344

常 标

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状

(狀)

zhuàng ㄓㄨㄤˋ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
  2. 情况,情形:~况。病~。现~。
  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
  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
  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

英语 form; appearance; shape; official

德语 Anklage (S)​,Anschuldigung (S)​,Kondition (S)​,Zustand (S)​,großartig (Adj)​,stark (Adj)

法语 forme,état,situation,plainte

© 汉典

状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状

狀 zhuàng

〈名〉

(1) (形声。从犬,爿( 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2)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form;shape]

状,犬形也。——《说文》

且曰献状。——《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

凡铸金之状。——《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郦道元《水经注》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状类(形似);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4) 情形;状况 [state;condition]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传》

欲死秦军状。——《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状语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巡抚状闻。——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巴陵胜状。——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景状亦近。——蔡元培《图画》

(5) 又如:现状;状容(形态);状候(情况;状态)

(6) 聘任或奖励人员的证书 [certificate]。如:奖状;委任状

(7) 行状,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传记类 [brief biography of a deceased person]

敢以状私于执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8) 又如:状略(行状的大略);状式(行状的格式)

(9) 诉状 [plaint]

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状头(原告人);状儿(状子;起诉书);告状;状呈(即状子);状告(递状控告)

(11) 书信 [letter]

是以前状辄述鄙城,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

(12) 容貌,面貌 [looks]

妾无状。——《汉书·东方朔传》。注:“形貌也。”

[吕] 不韦使[ 异人] 楚服相见,王后悦其状,高其智。——《战国策·秦策》

(13) 礼貌 [manners]。常与“无”连用,“无状”即没有礼貌之意

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 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史记·项羽本纪》

词性变化

◎ 状

狀 zhuàng

〈动〉

(1) 陈述 [state]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庄子·德充符》

再思此言,自状其短,观过知仁,亦足称也。——洪迈《容斋四笔》

(2) 描绘 [describe]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文心雕龙》

(3) 又如:状物(描绘事物);状写描绘

(4) 描摹 [depict]

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聊斋志异》

常用词组


状况状貌状态状语状元状纸状子
© 汉典
【巳集下】【犬】 狀·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状”字头,请参考“狀”字。)
【巳集下】【犬】 狀·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鉏亮切【集韻】【韻會】助亮切,𠀤音𣶍。【說文】犬形也。从犬,爿聲。

又【玉篇】形也。【易·繫辭】知鬼神之情狀。

又【韻會】形容之也,陳也。【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衆。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又【史記·夏本紀】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註】索隱曰:言無功狀。【戰國策】春申君問狀。

又【增韻】扎也。【正韻】牒也。

© 汉典
【卷十】【犬】

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状”字头,请参考“狀”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犬形也。从犬爿聲。盈亮切

『說文解字注』
犬形也。引伸爲形狀。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从犬。爿聲。鉏亮切。十部。
© 汉典

状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ɑŋ˥˧ 日语读音 KATACHI韩语罗马 CANG SANG

粤语 zong6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状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狀」。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狀」 說文‧犬部「狀」 睡.秦87「狀」 「状」「状」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狀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壮(zhuang4)
    2. 戇(zhuang4)
    3. 漴(zhuang4)
    4. 焋(zhuang4)
    5. 狀(zhuang4)
    6. 壵(zhuang4)
    7. 壯(zhuang4)
    8. 撞(zhuang4)
    9. 戅(zhuang4)
    10. 幢(zhuang4)
    11. 戆(zhuang4)
    12. 䚒(zhuang4)
同部首
    1. 献
    2. 狀
    3. 㹜
    4. 狊
    5. 犬
    6. 㺉
    7. 犮
    8. 猷
    9. 器
    10. 獸
    11. 獎
    12. 獘
同笔画
    1. 攻
    2. 亩
    3. 䢀
    4. 佇
    5. 氚
    6. 𠇱
    7. 邭
    8. 旵
    9. 㺬
    10. 阹
    11. 体
    12. 邵
初中古诗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明·魏学洢 《核舟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