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áng

ㄧㄤˊ

部首 木

部外 3

总笔画 7

繁体 楊

楊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768

左右结构

123453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nrt

dnsh

fyod

47927

拼音 yáng

注音 ㄧㄤˊ

部首 木 部外 3总笔画 7

统一码 6768笔顺 1234533

常 标

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杨

(楊)

yáng ㄧㄤˊ

  1.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
  2. 姓。

英语 willow, poplar, aspen; surname

德语 Pappel (S, Bio)​,Yang (Eig, Fam)

法语 peuplier

© 汉典

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杨

楊 yáng

〈名〉

(1) (形声。从木,昜( yáng )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2)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poplar]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4) 姓

常用词组


杨柳杨梅杨树杨桃
© 汉典
【辰集中】【木】 楊·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杨”字头,请参考“楊”字。)
【辰集中】【木】 楊·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

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 汉典
【卷六】【木】

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杨”字头,请参考“楊”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昜聲。与章切

『說文解字注』
蒲桺也。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藝文類聚、初學記、本艸圖經、太平御覽所引正。釋木云。楊蒲桺。許所本也。按蒲。葢本作浦。浦、水瀕也。王風。不流束蒲。毛云。蒲艸也。箋云。蒲、蒲桺。孫毓云。蒲艸之聲不與戍許相協。箋義爲長。是則晉人讀蒲桺爲浦桺之明證。古今注曰。蒲桺生水邊。又曰。水楊、蒲楊也。枝勁細。任矢用。任矢用者、左傳云董澤之蒲是也。絫呼曰蒲桺。單𧦝曰蒲。音同浦。至唐而失其讀矣。從木。昜聲。与章切。十部。古假楊爲揚。故詩楊之水。毛曰。楊、激揚也。廣雅曰。楊、揚也。佩觿曰。楊、桺也。亦州名。古書州名皆作楊矣。
© 汉典

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ɑŋ˧˥

粤语 joeng4潮州话 iang5(iâng) <姓>iên5(iêⁿ) [饶平、揭阳、潮阳]ion5(iôⁿ)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楊」 多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5「楊」 包2.149「楊」 說文‧木部「楊」 「杨」「杨」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楊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佯(yang2)
    2. 霷(yang2)
    3. 钖(yang2)
    4. 鸉(yang2)
    5. 玚(yang2)
    6. 瑒(yang2)
    7. 阳(yang2)
    8. 徉(yang2)
    9. 崵(yang2)
    10. 烊(yang2)
    11. 疡(yang2)
    12. 羊(yang2)
同部首
    1. 㭋
    2. 琹
    3. 栒
    4. 檰
    5. 杭
    6. 樨
    7. 楄
    8. 杜
    9. 㮎
    10. 㮟
    11. 㮨
    12. 檽
同笔画
    1. 疓
    2. 酉
    3. 㡲
    4. 杗
    5. 阼
    6. 肒
    7. 芡
    8. 序
    9. 励
    10. 玗
    11. 妦
    12. 沢
小学古诗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 《村居》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节选)
初中古诗词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 《晚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唐·许浑 《咸阳城东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