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dàn

ㄉㄢˋ

部首 日

部外 1

总笔画 5

𣅂 㫜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5E6

上下结构

2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gf

am

kavv

60100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部首 日 部外 1总笔画 5

统一码 65E6笔顺 25111

常 通 标

旦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旦

dàn ㄉㄢˋ

  1.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英语 dawn; morning; day

德语 Tagesanbruch, Morgen

法语 aube,rôle féminin dans l'opéra chinois

© 汉典

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旦 dàn

〈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dawn;daybreak]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morning]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day]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actress or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opera]

常用词组


旦旦旦旦信誓旦暮旦日旦角儿旦夕,旦昔
© 汉典

旦 國語辭典

旦ㄉㄢˋdàn
名
  1. 天刚亮的时候。如:「枕戈待旦」、「通宵达旦」。《文选·左思·蜀都赋》:「晨凫旦至,候鴈衔芦。」

  2. 白天。《文选·扬雄·解嘲》:「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3. (某一)​日、天。如:「元旦」、「旦旦」、「一旦」。

  4. 戏剧中扮演妇女的脚色。如:「老旦」、「花旦」、「小旦」、「武旦」、「刀马旦」。

© 汉典
【辰集上】【日】 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旦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旦·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丹去聲。【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曉也。【爾雅·釋詁】旦,早也。【書·大禹謨】正月朔旦。【詩·陳風】穀旦于差。

又【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又【詩·衞風】信誓旦旦。【箋】言其懇惻款誠。【疏】旦旦猶怛怛。【釋文】旦旦,《說文》作𢘇𢘇。

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𠛬也。

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又盍旦。【禮·坊記】相彼盍旦。【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又與神同。【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又【韻補】叶都眷切。【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

© 汉典
【卷七】【旦】

旦 《说文解字》

【卷七】【旦】
『說文解字』

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屬皆从旦。得案切

『說文解字注』

(旦)朙也。明當作朝。下文云。朝者、旦也。二字互訓。大雅板毛傳曰。旦、明也。此旦引伸之義。非其本義。衞風。信誓旦旦。傳曰。信誓旦旦然。謂明明然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易曰。明出地上㬜。得案切。十四部。凡旦之屬皆从旦。

© 汉典

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唐代读音 dɑ̀n日语读音 ASHITA韩语罗马 TAN现代韩语 단越南语 đán

客家话 [梅县腔] dan5 [宝安腔] dan5 [东莞腔] dan5 [陆丰腔] dan5 [客英字典] dan5 [台湾四县腔] dan5 dan3 [客语拼音字汇] dan3 dan4 [沙头角腔] dan5 [海陆腔] dan5 dan3粤语 daan3

近代音 端母 寒山韻 去聲 旦小空;中古音 端母 翰韻 去聲 旦小韻 得按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寒部 ;王力系统:端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旦」 粹700合29776「旦」 走馬休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0「旦」 包2.78「旦」 說文‧旦部「旦」 睡.法1「旦」
「旦」 後2.39.14合29373「旦」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旦」 包2.135
「旦」 鄴初下.33.3合29803「旦」 揚簋西周晚期集成4294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𣅂
㫜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沊(dan4)
    2. 㱽(dan4)
    3. 诞(dan4)
    4. 髧(dan4)
    5. 觛(dan4)
    6. 氮(dan4)
    7. 䨢(dan4)
    8. 䄷(dan4)
    9. 蜑(dan4)
    10. 誕(dan4)
    11. 窞(dan4)
    12. 䭛(dan4)
同部首
    1. 晄
    2. 晖
    3. 暴
    4. 㬀
    5. 晏
    6. 昏
    7. 㫯
    8. 曅
    9. 晰
    10. 暜
    11. 㫢
    12. 晠
同笔画
    1. 囚
    2. 汈
    3. 𠙺
    4. 刋
    5. 𠓟
    6. 汄
    7. 𠚯
    8. 𠅂
    9. 奴
    10. 矛
    11. 圧
    12. 必
初中古诗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苏轼 《水调歌头》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先秦·《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