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guài

ㄍㄨㄞˋ

部首 忄

部外 5

总笔画 8

恠 𠬭 𢘪 𢚬 𪫦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02A

左右结构

44254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cfg

peg

uxb

97014

拼音 guài

注音 ㄍㄨㄞˋ

部首 忄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602A笔顺 44254121

常 通 标

怪 基本解释

● 怪

guài ㄍㄨㄞˋ


  1. 奇异,不平常:~诞(离奇古怪)。~事。~物。~讶。~圈(quān )。~话。~异。奇形~状。
  2. 惊奇:大惊小~。~不得。
  3.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妖~。
  4.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癖(古怪的癖好)。~僻(古怪)。
  5. 很,非常:~好的天气。
  6. 怨,责备:不~你。~罪。~怨。

英语 strange, unusual, peculiar

德语 Monster, Dämon, finsteren Geschöpfe (S)​,jmd. die Schuld geben, jdm. etw. vorwerfen (V)​,merkwürdig, seltsam, sonderbar, komisch, kurios, wunderlich (Adj)

【漢典】

怪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怪

恠 guài

〈形〉

(形声。从心,圣( 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bewildering;odd;strange;fantastic]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怪伟(奇特雄伟);怪物相(奇异的样子;轻蔑、难堪的脸色);怪迂(怪异而不切实际);怪谲(怪异任性)

词性变化


◎ 怪 guài

〈名〉

妖精,鬼物 [devil]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土之怪为獖羊。——《博物志》

山高必有怪。——《西游记》

又如:鬼怪;妖怪;精怪;神怪(神仙与鬼怪);魔怪(妖魔鬼怪)

◎ 怪 guài

〈动〉

(1) 责怪 [blame]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怪责(责怪);怪恨(责怪怨恨);怪嗔(嗔怪,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示不满);怪得(怪底;怪的。难怪,怪不得)

(2) 惊异;觉得奇怪 [wonder]

民怪之,莫敢徒。——《史记·商君列传》

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怪底(惊怪,惊疑);怪怖(惊异恐惧);怪疑(骇异;惊异疑惑);怪慑(惊异害怕)

◎ 怪 guài

〈副〉

[口] 很,非常 [quite; very]——用在形容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表示程度很深。

如:这口箱子怪沉的;经常打扰您,怪不好意思的;怪厉害的;怪似(十分相像);怪热(很热);怪冷(很冷)

常用词组


怪不得怪不得怪诞怪诞不经怪道怪话怪杰怪里怪气怪秘怪模怪样怪念头怪癖怪僻怪气怪人怪声怪气怪胎怪味怪物怪相怪讶怪样怪异怪异怪异怪罪
【漢典】

怪 國語辭典

怪ㄍㄨㄞˋguài
形
  1. 奇異的。如:「怪模怪樣」、「奇形怪狀」。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 ,落日恐行人。」

名
  1. 奇異、不尋常的事物。《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2. 神話傳說中的妖魔之類。如:「鬼怪」、「妖怪」。《文選·班彪·王命論》:「震電晦冥,有龍蛇之怪。」

  3. 姓。如黃帝時有怪義。

動
  1. 驚訝、疑忌。《墨子·貴義》:「子墨子南遊使衛,關中載書甚多,弦唐子見而怪之。」《文選·東方朔·答客難》:「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2. 責備、埋怨。如:「責怪」、「怪罪」。《荀子·正論》:「今世俗之為說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豈不過甚矣哉?」《儒林外史·第三回》:「論這事,只該怪我們 金老爺。」

副
  1. 很、甚。如:「這娃兒怪討人喜歡的!」《紅樓夢·第四二回》:「眾人愛你伶俐,今兒我也怪疼你的了。」

【漢典】
【卯集上】【心】 怪·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怪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怪·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壞切,乖去聲。【說文】異也。【增韻】奇也。【風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書·禹貢】鉛松怪石。

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揚子·太𤣥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

又怪哉,驚歎之詞。

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

又通作傀。【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註】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

又叶古僞切,音貴。【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懷,生我恨悔。

又叶古懷切,音乖。【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 【周伯琦曰】从心圣聲。圣音怪。俗作恠,非。

【漢典】
【卷十】【心】

怪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異也。从心圣聲。古壞切

《說文解字注》

(怪)異也。从心圣聲。古壞切。一部。

【漢典】

怪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ai˥˧ 唐代读音 *guæ̀i日语读音 AYASHII AYASHIMU韩语罗马 KOY现代韩语 괴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腔] gwai5 [梅县腔] gwai3 gw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uai4 [沙头角腔] gai5 [陆丰腔] kuai5 [台湾四县腔] gwai5 [东莞腔] gai5粤语 gwaai3潮州话 guai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怪韻 去聲 怪小韻 古壞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咍部 ;王力系统:見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怪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怪」 說文‧心部 「怪」 睡.日甲82背     「怪」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恠
𠬭
𢘪
𢚬
𪫦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叏(guai4)
    2. 夬(guai4)
    3. 㷇(guai4)
    4. 㽇(guai4)
    5. 㧔(guai4)
    6. 恠(guai4)
    7. 䂯(guai4)
    8. 䊽(guai4)
同部首
    1. 憐
    2. 㥜
    3. 惬
    4. 愡
    5. 愌
    6. 恀
    7. 愥
    8. 懳
    9. 惴
    10. 慏
    11. 怳
    12. 㥺
同笔画
    1. 帔
    2. 䒫
    3. 侤
    4. 侉
    5. 畃
    6. 枢
    7. 彼
    8. 癷
    9. 毑
    10. 矹
    11. 奋
    12. 狎
小学古诗词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 《舟过安仁》
初中古诗词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嘻,技亦灵怪矣哉!
明·魏学洢 《核舟记》
《齐谐》者,志怪者也。
先秦·庄周 庄子《北冥有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