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ù

ㄌㄨˋ

部首 彐

部外 5

总笔画 8

繁体 錄 録

彔 錄 録 𢑗 𧧱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F55

上下结构

51124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viu

nmme

xbkv

17909

拼音 lù

注音 ㄌㄨˋ

部首 彐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F55笔顺 51124134

常 标

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录

(録)

lù ㄌㄨˋ

  1. 记载,抄写:记~。载~。抄~。~供。
  2.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目~。回忆~。
  3. 采取,任用:~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英语 copy, write down, record

德语 abschreiben, Protokoll führen, registrieren, einschreiben, eintragen ,beschäftigen, einstellen

法语 registre,enregistrer,inscrire

【漢典】

录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录

録 lù

〈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green metal]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record]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4) 次第,次序 [order]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词性变化

◎ 录

録 lù

〈动〉

(1) 总领 [lead;head]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2)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copy]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之手录。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3) 记载 [record]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4) 采取 [take;adopt]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5) 记;惦记 [keep thinking about; remember with concern]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逮捕 [arrest; seize]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7) 收集;收藏 [collect; store up]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

常用词组


录放录录录取录声录事录像录像机录音录音机录影机录用录制
【漢典】
【寅集下】【彐】 𢑗·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录”字头,请参考“𢑗”字。)
【寅集下】【彐】 𢑗·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𠀤盧谷切,音錄。【說文】刻木𢑗𢑗也。

又【廣韻】本也。◎按《正字通》作𢑛。今依《說文》改正。

【漢典】
【卷七】【彔】

彔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录”字头,请参考“彔”字:)
【卷七】【彔】
『說文解字』

刻木录录也。象形。凡录之屬皆从录。盧谷切〖注〗刻木𢑗𢑗也。又𢑛。文一

『說文解字注』

(彔)刻木彔彔也。小徐曰:彔彔猶歷歷也,一一可數之皃。按剝下曰:彔,刻割也。彔彔,麗廔嵌空之皃。毛詩車歷錄亦當作歷彔。象形。盧谷切。三部。凡彔之屬皆从彔。

【漢典】

录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

粤语 luk6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屋韻 入聲 禄小韻 盧谷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屋部 ;王力系统:來母 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录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彔」 甲598合28800 「彔」 宰甫卣商代晚期集成5395 「彔」 曾29 「彔」 說文‧彔部   「錄」 「录」 「录」
「彔」 乙543反合5531反 「彔」 大保簋西周早期集成4140 「彔」 郭.魯.7     「録」    
「彔」 坊間3.70 「彔」 彔伯戈冬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302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彔
錄
録
𢑗
𧧱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蓼(lu4)
    2. 䎼(lu4)
    3. 踛(lu4)
    4. 淕(lu4)
    5. 鯥(lu4)
    6. 熝(lu4)
    7. 辘(lu4)
    8. 勠(lu4)
    9. 鷺(lu4)
    10. 錴(lu4)
    11. 㖨(lu4)
    12. 剹(lu4)
同部首
    1. 彠
    2. 彐
    3. 彗
    4. 当
    5. 彟
    6. 彚
    7. 归
同笔画
    1. 𠙎
    2. 苢
    3. 肿
    4. 抬
    5. 𠙊
    6. 妸
    7. 驾
    8. 厕
    9. 抨
    10. 𠂲
    11. 到
    12. 姎
初中古诗词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