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pō

ㄆㄛ

部首 土

部外 5

总笔画 8

岥 陂 𡶅 𡶆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761

左右结构

121532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fhcy|fby

gdhe

bxi

44147

拼音 pō

注音 ㄆㄛ

部首 土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761笔顺 12153254

常 通 标

坡 基本解释

● 坡

pō ㄆㄛˉ


  1. 倾斜的地方:山~。下~。
  2. 倾斜:~道。~降(jiàng )(①坡;②坡度)。

英语 slope, bank, hillside

德语 Abhang, Böschung, Neigung, Steigung (S, Lit)

法语 pente,versant,inclinaison,en pente,incliné

【漢典】

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坡 pō

名

(1)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2) 同本义 [slope]

坡,陂也。——《说文》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传:“泮,坡也。”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势起伏的样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冈,山冈);坡垅(丘陵);坡撇(鸨儿。开妓院的女老板)

(3) 平原;原野 [plain]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宋· 韩拙《山水纯》

(4)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large low-lying field]。

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常用词组


坡道坡地坡度坡陀
【漢典】

坡 國語辭典

坡ㄆㄛpō
名
  1. 地勢傾斜的地方。如:「山坡」、「斜坡」、「陡坡」、「緩坡」、「向陽坡」。

形
  1. 傾斜。如:「坡度」。

【漢典】
【丑集中】【土】 坡·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坡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坡·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𠀤破平聲。【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漢典】
【卷十三】【土】

坡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阪也。从土皮聲。滂禾切

《說文解字注》

(坡)阪也。𨸏部曰:坡者曰阪。此二篆轉注也。又曰:陂,阪也,是坡陂二字音義皆同也。坡謂其陂陀。毛詩:隰則有泮。傳曰:泮,坡也。此釋叚借之法。謂泮卽坡之雙聲叚借也。鄭不從其說,而易之曰讀爲畔。从土皮聲。滂禾切。十七部。

【漢典】

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ʰo˥ 唐代读音 pɑ日语读音 TSUTSUMI韩语罗马 PHA现代韩语 파越南语 pha

客家话 [宝安腔] bo1 [梅县腔] bi1 bo1 [陆丰腔] bi1 po1 [客英字典] bi1 bo1 [东莞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bok7 bi1 [海陆腔] bo1 bok7 bi1粤语 bo1 po1潮州话 bo1

近代音 滂母 歌戈韻 平聲陰 坡小空;中古音 滂母 戈韻 平聲 頗小韻 滂禾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歌部 ;王力系统:滂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坡」 兆域圖銅版戰國晚期集成10478「坡」 說文‧土部「坡」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岥
陂
𡶅
𡶆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泊(po1)
    2. 泼(po1)
    3. 溌(po1)
    4. 陂(po1)
    5. 钋(po1)
    6. 颇(po1)
    7. 釙(po1)
    8. 㔇(po1)
    9. 頗(po1)
    10. 潑(po1)
    11. 泺(po1)
    12. 醗(po1)
同部首
    1. 坸
    2. 埜
    3. 埘
    4. 塨
    5. 坿
    6. 壗
    7. 赱
    8. 堭
    9. 㙤
    10. 塡
    11. 垢
    12. 塚
同笔画
    1. 瓪
    2. 绋
    3. 瓰
    4. 建
    5. 杻
    6. 䄨
    7. 佌
    8. 𠒊
    9. 氝
    10. 虰
    11. 苩
    12. 刺
初中古诗词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明·魏学洢 《核舟记》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明·魏学洢 《核舟记》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明·魏学洢 《核舟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