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īn

ㄧㄣ

部首 囗

部外 3

总笔画 6

㧢 囙 𡆬 𤇀 𡇂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6E0

全包围结构

25134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ldi

wk

jd

60804

拼音 yīn

注音 ㄧㄣ

部首 囗 部外 3总笔画 6

基本区 56E0笔顺 251341

常 通 标

因 基本解释

● 因

yīn ㄧㄣ


  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2. 理由:~为(wèi)。~而。
  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①沿袭;②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英语 cause, reason; by; because (of)

德语 Grund, Ursache (S)​,folgen, fortführen (V, Lit)​,aufgrund, nach, gemäß (Konj)​,weil, wegen, infolge (Konj)​,Yin (Eig, Fam)

法语 cause,raison,à cause de,selon

【漢典】

因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因

囙 yīn

名

(1) (会意。从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2) 同本义 [mat;cushi on]

因,就也。——《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 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 江说是也。”

(3) 原因 [cause]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白居易《有木》诗

又如: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4) 机会 [opportunity;chance]

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姓

词性变化


◎ 因 yīn

动

(1) 依靠;凭借 [depend on;rely on]

谁因谁极。——《诗·傭风·载驰》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因人成事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上》

又如:因缘(凭借;依据)因赃假位(利用贿赂买得官职);因公假私(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因依(倚傍;依托);因附(依附);因国(可以依靠、利用的国家)

(2) 沿袭,承袭 [follow]

殷因于 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张衡《东京赋》

又如:因承(承袭,因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

(3) 连接 [connect]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宋· 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4) 顺;顺应 [comply with;conform to;obey]

因其固然(因: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的自然结构)。——《庄子·养生主》

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因势象形,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因,就着,顺着。势,形势,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象,动词,模拟。形,形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因便(顺便);因风吹火(比喻顺势行事,用力不多)

(5) 相就;趋赴 [go to]

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国语·郑语》

◎ 因 yīn

介

(1) 由于,因为 [because of]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又如:因地(原委;因由);因是(因此)

(2) 从…出发 [from]。

如:因命守时(依照命运的安排,守候时机);因敌取资(从敌人那里取得所需物质)

(3) 趁着;乘便 [take advantage of;while]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因,乘便)。——《后汉书·张衡传》

◎ 因 yīn

形

(1) 亲,亲近 [intimate]

因心则友。——《诗·大雅·皇矣》

亲有礼,因重固,闲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左传》

又如:因心(亲善仁爱之心);因母(亲母)

◎ 因 yīn

连

(1) 于是,就 [then]

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唐· 柳宗元《三戒》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2) 因而 [thus;as a result]

因以其伯。——《诗·大雅·韩奕》

因使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

常用词组


因材施教因此因地制宜因而因果因祸得福因利乘便因陋就简因人成事因时制宜因式因势利导因数因素因为因袭因循因循守旧因噎废食因由因缘因子
【漢典】

因 國語辭典

因ㄧㄣyīn
動
  1. 憑藉、依據、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金史·卷七七·宗弼傳》:「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2. 承襲、沿襲。如:「因襲」。《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3. 增添、積累。《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記·卷三○·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名
  1. 原由、緣故。如:「起因」、「誘因」、「原因」、「成因」、「事出有因」、「前因後果」。

介
  1. 經由、透過。《史記·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韓安國因長公主謝罪太后,然后得釋。」《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

  2. 由於。如:「因公出差」、「因事請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詩:「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

  3. 乘、趁。《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連
  1. 於是、從而。《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鏡花緣·第四八回》:「惜湮沒無聞,而哀群芳之不傳,因筆志之。」

副
  1. 就、乃。《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漢典】
【丑集上】【囗】 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因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 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古文〕𤇀【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𠀤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孟子】時子因𨻰子而以告孟子。

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叶烏前切,音烟。【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㧢。

 

【漢典】
【卷六】【囗】

因 《说文解字》

【卷六】【囗】
《說文解字》

就也。从囗大。於眞切〖注〗徐鍇曰:“《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能大者,眾圍就之。”

《說文解字注》

(因)就也。就下曰:就,高也。爲高必因丘陵,爲大必就基阯,故因從囗大,就其區域而擴充之也。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論語:因不失其親。謂所就者不失其親。从囗大。於眞切。十二部。

【漢典】

因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唐代读音 *qin日语读音 YORU CHINAMU YOTTE韩语罗马 IN现代韩语 인越南语 nhân

客家话 [梅县腔] jin1 [东莞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宝安腔] jin1 [沙头角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海陆腔] rin1粤语 jan1

近代音 影母 真文韻 平聲陰 因小空;中古音 影母 眞韻 平聲 因小韻 於眞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先部 ;王力系统:影母 真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因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因」餘15.3合5651 「因」蟎鼎西周中期集成2765 「因」郭.語1.31與97相連   「因」說文‧囗部 「因」睡虎地簡8.11     「因」
「因」後2.25.6合12359 「因」陳侯因敦戰國中期集成4649 「因」郭.成.18     「因」老子甲後401      
「因」掇2.158合14294 「因」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因」郭.尊.17     「因」熹.詩.韓奕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㧢
囙
𡆬
𤇀
𡇂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欭(yin1)
    2. 裀(yin1)
    3. 荫(yin1)
    4. 阥(yin1)
    5. 蒑(yin1)
    6. 音(yin1)
    7. 囙(yin1)
    8. 闉(yin1)
    9. 垔(yin1)
    10. 瘖(yin1)
    11. 濦(yin1)
    12. 凐(yin1)
同部首
    1. 国
    2. 囮
    3. 囿
    4. 圈
    5. 囻
    6. 圇
    7. 圕
    8. 圏
    9. 圆
    10. 囙
    11. 図
    12. 団
同笔画
    1. 𠖶
    2. 劣
    3. 讲
    4. 匢
    5. 𠀙
    6. 阳
    7. 朳
    8. 朹
    9. 仵
    10. 合
    11. 弐
    12. 阭
初中古诗词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咏雪》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列子》《杞人忧天》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宋·欧阳修 《卖油翁》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