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wú

ㄨˊ

部首 口

部外 4

总笔画 7

繁体 吳

吞 吳 呉 𠯵 𡗾 𤯂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434

上下结构

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gdu

rmk

jagd

60804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部首 口 部外 4总笔画 7

基本区 5434笔顺 2511134

常 标

吴 基本解释

● 吴

(吳)

wú ㄨ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英语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德语 Wu (Eig, Fam)​,Provinz in Jiangsu

法语 exagérer,(nom de famille)​,région comprenant le sud du Jiangsu, le nord du Zhejiang et Shanghai,nom de différents Etats du sud de la Chine à diverses périodes historiques

【漢典】

吴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吴

吴 wú

〈动〉

(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peal]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词性变化

◎ 吴 wú

〈形〉

〈方〉∶大 [big]。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 吴 Wú

〈名〉

吴国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常用词组


吴承恩吴音
【漢典】

吴 國語辭典

吴
  1. 「吳 」的異體字。

【漢典】
【丑集上】【口】 吴·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吴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吴·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

【漢典】
【卷十】【夨】

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吴”字头,请参考“吳”字:)
【卷十】【夨】
《說文解字》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从夨口。𡗾,古文如此。五乎切〖注〗徐鍇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詩》曰:不吳不揚。今寫《詩》者改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 〖注〗𡗿,亦古文吳。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吳)大言也。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删正。檢韵會本正如是。周頌絲衣、魯頌、泮水皆曰不吳,傳箋背云吳,譁也。言部曰:譁者,讙也。然則大言卽謂譁也。孔沖遠詩正義作不娱,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皆叚借字。大言者,吳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方言曰:吳,大也。九章:齊吳榜以擊汏。王注:齊舉大櫂。从夨口。大言非正理也,故从夨口。五乎切。五部。何承天改吳作㕦,音胡化反,其繆甚矣。


(𡗾)古文如此。从口大。

【漢典】

吴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u˧˥ 唐代读音 *ngo日语读音 KURE KURERU韩语罗马 O

粤语 ng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吴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昊」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昊」 信1.023 「昊」 說文‧夰部   「吳」 「吴」 「吴」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吞
吳
呉
𠯵
𡗾
𤯂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橆(wu2)
    2. 洖(wu2)
    3. 䉑(wu2)
    4. 蟱(wu2)
    5. 䦜(wu2)
    6. 鋘(wu2)
    7. 铻(wu2)
    8. 無(wu2)
    9. 鷡(wu2)
    10. 䍢(wu2)
    11. 吾(wu2)
    12. 毋(wu2)
同部首
    1. 㖡
    2. 囑
    3. 呤
    4. 唑
    5. 嗣
    6. 嗐
    7. 吳
    8. 咕
    9. 噼
    10. 君
    11. 啂
    12. 咿
同笔画
    1. 𠔊
    2. 戻
    3. 苄
    4. 䘛
    5. 没
    6. 冸
    7. 囱
    8. 芰
    9. 坕
    10. 㕭
    11. 芹
    12. 㪀
小学古诗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初中古诗词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