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fǒu

pǐ

ㄈㄡˇ

ㄆㄧˇ

部首 口

部外 4

总笔画 7

不 𠘶 𠳝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426

上下结构

1324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gikf|dhkf

mfr

gij

10609

拼音 fǒu pǐ

注音 ㄈㄡˇ ㄆㄧˇ

部首 口 部外 4总笔画 7

统一码 5426笔顺 1324251

常 通 标

否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否

fǒu ㄈㄡˇ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其它字义


● 否

pǐ ㄆㄧˇ

     ◎ 不好,坏,恶:~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

英语 not, no, negative; final particle

德语 übel; Nein (fou3)​ (V)

法语 mal,pervers,dénier,nier,non

© 汉典

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否 fǒu

〈副〉

(1)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 [古]∶不,不然,不如此 [nay;no]

否,不也。——《说文》

否臧凶。——《易·师》

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

(4) 非,不是 [not]

大人否亨。——《易·否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

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5)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

(6) 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又如:汝知之否

(8) 另见 pǐ

常用词组


否定否决否决权否认否则
 

基本词义


◎ 否 pǐ

〈动〉

(1) 闭塞;阻隔不通 [block]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又如:否滞(停滞;阻塞);否塞(闭塞不通);否结(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否隔(亦作“否鬲”。隔绝不通);否道(壅蔽之道);否闭(闭塞不通)

(3) 贬斥 [denounce;censure]

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

(4) 变坏;灭绝 [become extinct]

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西游记》

不择善否。——《庄子·渔父》

词性变化

◎ 否 pǐ

〈形〉

(1) 困厄;不顺 [poverty-stricken]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又如:否屈(困顿受挫);否败(穷困;时运不好);否往泰来(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而末泰(时局动荡不安);否运(恶运,坏运)

(3) 恶 [evil]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否心(邪恶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恶)

(5) 通“鄙”。鄙陋 [superficial;shallow]

不善少而否老。——《庄子·大宗师》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6) 又如:否妇(鄙陋的妇女)

〈名〉

(1) 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lump in the abdomen]

心下否痛。——《素问·五常政大论》

(2) 又如:否肿(痞块肿胀)

(3) 另见 fǒu

常用词组


否极泰来否泰
© 汉典

否 國語辭典

否ㄈㄡˇfǒu
副
  1. 不同意。相当于口语中的「不」字。如:「否认」、「否决」。《战国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

助
  1. 不然。如:「否则」。

  2. 用在问句句尾,表示询问。如:「知道否?」

否ㄆㄧˇpǐ
名
  1.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干(☰)​上。象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之义。

  2. 坏、恶。如:「否极泰来」。《诗经·大雅·抑》:「于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形
  1. 不好、恶劣的。如:「否德」。汉·桓宽《盐铁论·复古》:「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 虑。」

动
  1. 贬斥。如:「臧否人物」。

© 汉典
【丑集上】【口】 否·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否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否·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古文〕𠘶【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𠀤音缶。【說文】不也。【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集韻】口不許也。【書·益稷】否則威之。【詩·周南】害澣害否。

又【小雅】嘗其旨否。【集韻】通作不。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𠀤音痞。【玉篇】閉不行也。【廣韻】塞也,易卦名。

又【集韻】【韻會】𠀤補美切,音鄙。【集韻】惡也。【正韻】穢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

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註】否,謂不善之物也。【疏】寫出否穢之物也。【詩·大雅】未知臧否。【又】邦國若否。○按《釋文》書益稷,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

又叶府眉切,音𤰞。【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

又叶方矩切,音甫。【𨻰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兹兮,豈云行之臧否。

© 汉典
【卷二】【口】

否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

不也。从口从不,不亦聲。方久切1895〖注〗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 文二

『說文解字注』

(否)不也。从口不。按否字見不部。此誤增也。

(否)不也。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說事之不然也。故音義皆同。孟子萬章曰。然則舜僞喜者與。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詐喜也。又咸丘蒙問舜南面而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孟子曰。否。注。言不然也。又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注。堯不與之。又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孔子於衞主癰疽。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釋否然。今本正文皆譌作否不然。語贅而注不可通矣。否字引申之義訓爲不通。如易之泰否、堯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難知也、論語之子所否者皆、殊其音讀符鄙切。要之古音則同在弟一部。从口不。會意。不亦聲。方久切。古音在一部。

© 汉典

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ou˨˩˦; pʰi˨˩˦ 唐代读音 biǒu日语读音 INA INAMU ARAZU韩语罗马 PWU PI现代韩语 부越南语 bĩ

客家话 [海陆腔] feu3 pi3 [梅县腔] feu3 [陆丰腔] feu3 [客英字典] feu3 pi3 [东莞腔] feu3 [客语拼音字汇] bia3 feu3 pi3 [台湾四县腔] feu3 pi3 [沙头角腔] feu3 [宝安腔] fiu3 | pi3粤语 fau2 pei2潮州话 houn2(hóuⁿ) pi2(phí)

近代音 滂母 齊微韻 上聲 痞小空;非母 魚模韻 上聲 甫小空;非母 尤侯韻 上聲 否小空;中古音 並母 旨韻 上聲 否小韻 符鄙切 三等 開口;非母 有韻 上聲 缶小韻 方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咍部 ;幫母 咍部 ;王力系统:並母 之部 ;幫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否」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否」 上(2).魯.3「否」 說文‧不部「否」
「否」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不
𠘶
𠳝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不(fou3)
    2. 炰(fou3)
    3. 殕(fou3)
    4. 妚(fou3)
    5. 鴀(fou3)
    6. 缹(fou3)
    7. 缻(fou3)
    8. 㓡(fou3)
    9. 雬(fou3)
    10. 缶(fou3)
    11. 䬏(fou3)
    12. 䫌(pi3)
    13. 脴(pi3)
    14. 䚰(pi3)
    15. 噽(pi3)
    16. 仳(pi3)
    17. 諀(pi3)
    18. 䤏(pi3)
    19. 嶏(pi3)
    20. 悂(pi3)
    21. 擗(pi3)
    22. 䏘(pi3)
    23. 㱟(pi3)
同部首
    1. 㖡
    2. 唂
    3. 史
    4. 㖵
    5. 听
    6. 告
    7. 喀
    8. 㗲
    9. 嘉
    10. 喎
    11. 叺
    12. 啕
同笔画
    1. 均
    2. 𠙃
    3. 忾
    4. 帏
    5. 㫔
    6. 㳈
    7. 𠚉
    8. 岅
    9. 冹
    10. 床
    11. 㕇
    12. 杦
初中古诗词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