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í

ㄐㄧˊ

部首 丿

部外 2

总笔画 3

乁 𢎜 𨕤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3CA

单一结构

3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eyi|byi

nhe

yms

17247

拼音 jí

注音 ㄐㄧˊ

部首 丿 部外 2总笔画 3

基本区 53CA笔顺 354

常 通 标

及 基本解释

● 及

jí ㄐㄧˊ


  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英语 extend; reach; come up to; and

德语 sowie, sowohl ,erreichen, ankommen (V)​,Ji (Eig, Fam)

法语 atteindre,parvenir à,et,ainsi que

【漢典】

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及 j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3) 至,达到 [attain;reach]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來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

(4) 待,等到 [wait]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記》

如:及夫(等到)

(5) 遭受 [suffer from]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

(6) 比得上,能与…相比 [com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又如:我不及他

(7) 连累;关联 [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8) 通“给”。供应 [provide]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词性变化

◎ 及 jí

介

(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 及 jí

连

和,与 [and]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

◎ 及 jí

副

(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 [also]——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 及 Jí

名

姓

常用词组


及第及格及笄及龄及门及时及时行乐及时雨及物及早及至
【漢典】

及 國語辭典

及ㄐㄧˊjí
動
  1. 到、到達。如:「及至」、「及第」、「推己及人」。《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鄭國遊人來及家,洛陽行子空歎息。」

  2.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3. 比得上。《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 牽涉、發生關係。如:「波及」、「涉及」、「言不及義」。

  5. 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如:「兄終弟及」。《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連
  1. 與、和。《書經·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唐·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漢典】
【子集下】【又】 及·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及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 及·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古文〕𢎜𨕤【唐韻】其立切【集韻】【韻會】極入切【正韻】忌立切,𠀤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又【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又【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又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又【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又【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漢典】
【卷三】【又】

及 《说文解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逮也。从又从人。乁,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𢎜,亦古文及。𨕤,亦古文及。巨立切〖注〗徐鍇曰:“及前人也。”

《說文解字注》

(及)逮也。辵部:逮,及也。从又人。及前人也。巨立切。七部。

(乁)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今載史記者,琅邪臺刻石云:澤及牛馬。碣石刻石云: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按李斯作小篆,而刻石仍不廢古文也。

(𢎜)亦古文及。按凡字從此。

(𨕤)亦古文及。左從辵,右葢從筆。

【漢典】

及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唐代读音 *ghyip日语读音 OYOBU OYOBI OYOBOSU韩语罗马 KUP现代韩语 급越南语 cập

客家话 [沙头角腔] kip8 [陆丰腔] kip8 [梅县腔] kip8 [海陆腔] kip8 [客英字典] kip8 [台湾四县腔] kip8 [客语拼音字汇] kib6 [宝安腔] kip8 [东莞腔] kip8粤语 gap6 kap6

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入聲作平聲陽 及小空;中古音 群母 緝韻 入聲 及小韻 其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合部 ;王力系统:羣母 緝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及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及」前6.62.7合4741 「及」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及」郭.緇.5   「及」說文古文 「及」睡虎地簡24.18     「及」
  「彶」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及」郭.成.27   「𨕤」說文古文 「及」老子甲16      
  「及」王孫遺者鐘春秋晚期集成261 「」包2.122   「及」說文‧又部 「及」曹全碑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乁
𢎜
𨕤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楖(ji2)
    2. 㱞(ji2)
    3. 濈(ji2)
    4. 蕺(ji2)
    5. 級(ji2)
    6. 伋(ji2)
    7. 卙(ji2)
    8. 㮨(ji2)
    9. 䟌(ji2)
    10. 焏(ji2)
    11. 蒺(ji2)
    12. 箿(ji2)
同部首
    1. 久
    2. 乎
    3. 𠂮
    4. 𠂚
    5. 𠃂
    6. 乂
    7. 𠃇
    8. 乖
    9. 乀
    10. 乔
    11. 𠂖
    12. 𠂩
同笔画
    1. 小
    2. 纟
    3. 扌
    4. 孒
    5. 女
    6. 工
    7. 𠃓
    8. 亏
    9. 巛
    10. 乇
    11. 兦
    12. 辶
小学古诗词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初中古诗词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