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bǔ

bo

ㄅㄨˇ

ㄅㄛ

部首 卜

部外 0

总笔画 2

繁体 蔔

𠁡 𠁢 蔔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35C

单一结构

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hy

y

id

23000

拼音 bǔ bo

注音 ㄅㄨˇ ㄅㄛ

部首 卜 部外 0总笔画 2

基本区 535C笔顺 24

常 通 标

卜 基本解释

● 卜

bǔ ㄅㄨˇ


  1. 古时用火灼龟甲、兽骨取兆以占吉凶的一种活动。
  2. 占卜,泛指用以预测吉凶的各种行为:~卦;求签问~。
  3. 选择(处所):~宅。~邻。

● 卜

(蔔)

bo ㄅㄛ


  1. 〔萝~〕见“萝”。

英语 fortune telling; prophesy

德语 Wahrsagerei, Weissagung, Prophetie, Vorhersage (S)​,voraussagen, voraussehen, prophezeien (V)​,Bu (Eig, Fam)​,wählen ( z.B. einen Wohnsitz )​ (V, Lit)

法语 divination,prédire,prévoir,choisir,sélectionner

【漢典】

卜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卜 bǔ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2)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divine]

问龟曰卜。——《周礼·大卜》注

龟为卜,蓍为筮。——《礼记·曲礼》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初,晋献公欲 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

卜者知其指意。——《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卜一课(算一卦。课:一种占卜);卜正(掌管卜筮的官);卜人(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占卜);卜师(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位次于大卜,掌占卜龟痕之事)

(3) 选择 [choose]

系舟蛮井路,卜宅楚村墟。—— 杜甫《秋野》

又如:卜郊(占卜选定日期以行郊祭);卜居(占卜选择居住的地方);卜老(选择住地养老);卜地(选择福地)

(4) 赐予;给予 [bestow on;give]

卜尔百福,如几如式。——《诗·小雅·楚茨》

(5) 推断;预料 [predict]

仆自卜固无取。——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卜度(推测;臆断);卜揆(测度谋划)

词性变化


◎ 卜 bǔ

〈象〉

形容连续不断的响声。

如:卜卜(啄木的声音);卜通(象声词。常形容钝响或心跳);卜楞(象声词。时常迭用,形容不紧不慢连续不断的钝响)

◎ 卜 bǔ

名

(1) 卜官,卜卦之人 [diviner]

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元代戏曲中扮演老妇的角色 [old woman in opera]

卜儿哭上科。——关汉卿《窦娥冤》

(3) 姓

(4) 另见 bo

常用词组


卜辞卜骨卜卦卜甲卜居卜课卜问卜宅卜昼卜夜

其它字义


◎ 卜

(1) 蔔 bo

(2) ——见“萝卜”

(3) 另见 bǔ

【漢典】

卜 國語辭典

卜ㄅㄨˇbǔ
名
  1. 古人灼燒龜甲或牛骨,辨視其裂紋以推斷事情吉凶的行為。如:「占卜」、「龜卜」。

  2. 泛指一般預測吉凶的方法。如:「卜卦」。清·王漁洋〈灞橋寄內〉詩二首之二:「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

  3. 掌管問卜之事的人。《楚辭·屈原·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禮記·王制》:「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醫卜及百工。」

  4. 古劇腳色名稱。飾演老婦人,如今戲中的老旦。如:「卜兒」。《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出》:「(末卜商量介)​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5. 姓。如春秋時衛國有卜商,清代有卜舜牟。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 灼龜占卦。《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

  2. 預料、事先推斷。如:「未卜先知」、「勝敗可卜」。《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3. 選擇。如:「卜居」、「卜鄰」。《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宋 ·陸遊〈呂從事夫人方氏墓誌銘〉:「以潦水齧墓趾,改卜於舊墓少東二百步。」

【漢典】
【子集下】【卜】 卜·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卜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卜】 卜·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古文〕𠁡【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木切,音樸。【說文】灼剝龜也。象炙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縱橫也。【周禮·春官·大卜註】問龜曰卜。【禮·曲禮】龜爲卜,筴爲筮。【詩·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春秋·元命包】古司怪主卜。

又【爾雅·釋詁】卜,予也。【註】卜,賜予也。【疏】予卽與也。【詩·小雅】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又姓。【韻會】孔子弟子卜商。

【漢典】
【卷三】【卜】

卜 《说文解字》

【卷三】【卜】
《說文解字》

灼剥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凡卜之屬皆从卜。𠁡,古文卜。博木切

《說文解字注》

(卜)灼剝龜也,火部灼,灸也。刀部剝,裂也。灼剝者謂灸而裂之。灼雙聲,剝㬪韵。象灸龜之形。直者象龜,橫者象楚焞之灼龜。一曰象龜兆之縱衡也。字形之別說也博木切。三部。凡⺊之屬皆从⺊。

(𠁡)古文⺊。

【漢典】

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u˨˩˦; po˧˥ 唐代读音 *buk日语读音 URANAU URANAI韩语罗马 POK现代韩语 복越南语 bốc

客家话 [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梅县腔] buk7 [海陆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东莞腔] pet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pug5 [宝安腔]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粤语 buk1潮州话 bog4 (pok) bog8 (pôk)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屋韻 入聲 卜小韻 博木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屋部 ;王力系统:幫母 屋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卜」 菁5.1合137「卜」 卜孟簋西周早期集成3577「卜」 郭.緇.46「卜」 說文古文「卜」 睡.日乙191「蔔」 「卜」「卜」
「卜」 鐵174.3「卜」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卜」 說文‧卜部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𠁡
𠁢
蔔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捬(bu3)
    2. 㙛(bu3)
    3. 䋠(bu3)
    4. 䪔(bu3)
    5. 鸔(bu3)
    6. 堡(bu3)
    7. 卟(bu3)
    8. 䪁(bu3)
    9. 𠁡(bu3)
    10. 䀯(bu3)
    11. 補(bu3)
    12. 补(bu3)
    13. 蔔(bo0)
    14. 啵(bo0)
    15. 噃(bo0)
同部首
    1. 卢
    2. 卞
    3. 卦
    4. 卨
    5. 卣
    6. 禼
    7. 占
    8. 卟
    9. 卧
    10. 卤
    11. 㔽
同笔画
    1. 入
    2. 七
    3. 𠄏
    4. 𠃏
    5. 𠄐
    6. 𠘧
    7. 亠
    8. 𠂆
    9. 𠄞
    10. 𠂉
    11. 𠄠
    12. 丩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