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iǔ

ㄐㄧㄡˇ

部首 丿

部外 1

总笔画 2

玖 𠔀 𢌬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E5D

单一结构

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vtn

kn

qy

40017

拼音 jiǔ

注音 ㄐㄧㄡˇ

部首 丿 部外 1总笔画 2

基本区 4E5D笔顺 35

常 通 标

九 基本解释

● 九

jiǔ ㄐㄧㄡˇ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英语 nine

德语 neun (9)​ (Num)

法语 neuf (chiffre)​,9

【漢典】

九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九 jiǔ

[数]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nine]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3) 第九 [ninth]

(4)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

如:九连

(5)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6) 泛指多数,数量大 [many]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

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7) 形 通“久”。时间长 [(of time) long]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词性变化


◎ 九 jiǔ

名

(1) 九月 [September]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the nine-day period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Jiu state]。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

通“鸠”。纠合,聚集 [gather]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常用词组


九宾九重霄九大行星九鼎九宫九归九华山九九归一九门提督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一毛九派九品九曲回肠九泉九死一生九天九头鸟九土九霄云外九一八事变九原九月九州九族
【漢典】

九 國語辭典

九ㄐㄧㄡˇjiǔ
名
  1. 介於八與十之間的自然數。如:「七、八、九、十……。」大寫作「玖」。阿拉伯數字作 「9」。

  2. 姓。如唐代有九嘉。

形
  1. 形容極多。如:「九霄雲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副
  1. 表示多數、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脩務》:「公輸般設攻宋之械,墨子設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

【漢典】
【子集上】【乙】 九·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九 《康熙字典》

【子集上】【乙】 九·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𠀤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又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又【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又【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又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又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又姓。

又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又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又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𨻰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又【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又【集韻】【正韻】𠀤居尤切,音鳩。聚也。【論語】九合諸侯。【莊子·天下篇】禹親操橐耜,以九雜天下之川。【註】九,讀糾。糾合錯雜,使川流貫穿注海也。九與鳩糾勼𠀤通。

【漢典】
【卷十四】【九】

九 《说文解字》

【卷十四】【九】
《說文解字》

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从九。舉有切

《說文解字注》

(九)昜之變也。列子、春秋䋣露、白虎通、廣雅皆云:九,究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許書多作詰詘,此云屈曲,恐後人改之。舉有切。三部。凡九之屬皆从九。

【漢典】

九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ou˨˩˦ 唐代读音 *gioǔ gioǔ日语读音 KOKONOTSU韩语罗马 KWU KYU现代韩语 구越南语 cửu

客家话 [海陆腔] giu3 [梅县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客英字典] giu3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粤语 gau2潮州话 gau2

近代音 見母 尤侯韻 上聲 九小空;中古音 見母 有韻 上聲 久小韻 舉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蕭部 ;王力系统:見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九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九」鐵20.4 「九」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九」包2.40   「九」說文‧九部 「九」睡虎地簡12.51     「九」
「九」菁2.1合6057 「九」小臣宅簋西周早期集成4201       「九」老子乙前126上      
「九」前2.6.6合36487 「九」𦅫鎛春秋中期集成271       「九」滿城漢墓宮中行樂錢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玖
𠔀
𢌬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糺(jiu3)
    2. 镹(jiu3)
    3. 酒(jiu3)
    4. 乣(jiu3)
    5. 韮(jiu3)
    6. 久(jiu3)
    7. 杦(jiu3)
    8. 𠃔(jiu3)
    9. 奺(jiu3)
    10. 玖(jiu3)
    11. 鿐(jiu3)
    12. 㡱(jiu3)
同部首
    1. 玍
    2. 𠂱
    3. 𠂯
    4. 乘
    5. 丘
    6. 𠂖
    7. 𠂘
    8. 𠂼
    9. 𠃂
    10. 𠃈
    11. 乗
    12. 𠂸
同笔画
    1. 刂
    2. 亻
    3. 刀
    4. 冂
    5. 亠
    6. 廴
    7. 丆
    8. 了
    9. 力
    10. 厶
    11. 𠂊
    12. 力
小学古诗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 《浪淘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初中古诗词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
宋·欧阳修 《卖油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宋·李清照 《渔家傲》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先秦·庄周 庄子《北冥有鱼》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