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ǐng

ㄅㄧㄥˇ

部首 一

部外 4

总笔画 5

炳 𠔿 𠰳 𠱛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E19

单一结构

12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gmwi

mob

alod

10227

拼音 bǐng

注音 ㄅㄧㄥˇ

部首 一 部外 4总笔画 5

基本区 4E19笔顺 12534

常 通 标

丙 基本解释

● 丙

bǐng ㄅㄧㄥˇ


  1.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
  2.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付~(把信件等烧掉)。

英语 third; 3rd heavenly stem

德语 dritter der zehn Himmelsstämme

法语 bing (tronc céleste)​,troisième

【漢典】

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丙 bǐng

名

(1)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2) 鱼尾 [fishtail]

鱼尾谓之丙。——《尔雅》

(3) 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thir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丙丁。——《礼记·月令》

丙刚丁柔。——《广雅·释天》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纪年;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4)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south]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说文》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5) 五行中丙丁属火,因以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fire]。

如:丙丁神(火神);付丙(烧掉)

(6) 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 [the third]。

如:丙等

常用词组


丙纶丙夜丙种射线
【漢典】

丙 國語辭典

丙ㄅㄧㄥˇbǐng
名
  1. 天干的第三位。

  2. 用來排列次序等第,在甲、乙之後,表示第三。如:「丙班」、「丙等」。

  3. 火的別稱。如火災稱為「付丙」。《淮南子·天文》:「其日丙丁。」漢·高誘·注:「丙丁,皆火也。」

  4. 姓。如漢代有丙吉。

【漢典】
【子集上】【一】 丙·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4

丙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 丙·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4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炳。十幹名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丙曰柔兆。月在丙曰修。【說文】南方之位也。南方屬火,而丙丁適當其處,故有文明之象。

又【周髀算經】上天名靑丙,下地曰靑戊。

又【張衡·東京賦】大丙弭節,風后陪乗。【註】大丙,神名。

又【集韻】陂病切,音柄。日名。

【漢典】
【卷十四】【丙】

丙 《说文解字》

【卷十四】【丙】
《說文解字》

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气初起,陽气將虧。从一入冂。一者,陽也。丙承乙,象人肩。凡丙之屬皆从丙。兵永切〖注〗徐鍇曰:“陽功成,入於冂。冂,門也,天地陰陽之門也。文一

《說文解字注》

(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侌气初起,昜气將𧇾。鄭注月令曰:丙之言炳也。萬物皆炳然箸見。律書曰:丙者,言陽道箸明。律曆志曰:明炳於丙。从一入冂。合三字會意。陽入冂,伏臧將𧇾之象也。兵永切。古音在十部。一者,昜也。釋篆體之一。丙承乙,象人肩。冡大一經。凡丙之屬皆从丙。

【漢典】

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ŋ˨˩˦ 日语读音 HINOE韩语罗马 PYENG现代韩语 병越南语 bính

客家话 [梅县腔] biang3 [海陆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台湾四县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东莞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粤语 bing2潮州话 bian2 (píaⁿ)

近代音 幫母 庚青韻 上聲 丙小空;中古音 幫母 梗韻 上聲 丙小韻 兵永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唐部 ;王力系统:幫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丙」甲2328合20846 「丙」冉父丙鼎商代晚期集成1566 「」包2.171   「丙」說文‧丙部 「丙」睡虎地簡8.1     「丙」
「丙」甲2907合19946 「丙」重父丙觶商代晚期集成6249 「」包2.225     「丙」西陲簡57.18      
「丙」前3.4.3合38027 「丙」冉丙爵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8015       「丙」群臣上醻題字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炳
𠔿
𠰳
𠱛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寎(bing3)
    2. 鉼(bing3)
    3. 邴(bing3)
    4. 饼(bing3)
    5. 鞆(bing3)
    6. 苪(bing3)
    7. 䴵(bing3)
    8. 秉(bing3)
    9. 陃(bing3)
    10. 昞(bing3)
    11. 棅(bing3)
    12. 鞸(bing3)
同部首
    1. 𠀃
    2. 𠁔
    3. 𠀽
    4. 𠀋
    5. 𠀷
    6. 𠀻
    7. 𠀄
    8. 𠀀
    9. 丁
    10. 𠁖
    11. 丆
    12. 兩
同笔画
    1. 夗
    2. 㠳
    3. 夳
    4. 凧
    5. 𠆭
    6. 冚
    7. 屷
    8. 丱
    9. 𠘲
    10. 扔
    11. 尻
    12. 𠚲
初中古诗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苏轼 《水调歌头》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88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