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般

1、2《甲文编》359页。3、4、5《金文编》611-612页。6、8《战文编》591页。7《说文》 176页。9《篆隶表》612页。

 

会意字。《说文》:“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徐锴系传:“殳,檝之属。”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前片(甲骨)作,即后来之般字,字当作,讹变而为从舟从殳。而杯槃字乃益之以木作槃,或益之以皿作盤。金文伯侯父盤字作鎜,则从金,均繁文也。”李孝定《甲骨文集释》:“契文从凡从攴,郭氏说、般、槃、盤、鎜诸文衍变之迹是也。凡与舟异物,而二者古文仅毫厘之别(凡作,舟作)。后世从凡从舟之字每多相混,更进而凡亦或作舟矣。《周礼·春官·司尊彝》云:‘皆有舟’,此言诸彝下有承槃,舟字当作凡,云:‘皆有凡也’。般字本从凡从攴,象凡(槃)之旋,讹而从舟,遂有‘象舟之旋’之义。且契文即有从舟作者,知凡舟二字混用殷世已然矣。”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般”字条下姚孝遂按语:“字当释般,古文字从殳从攴每无别。……甲骨文或从‘舟’或从‘凡’,‘凡’即‘盤’之初形。”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般”字条后张日升曰:“然般为承槃,旋之何义?窃疑般字从舟不误,从攴以旋舟,承槃字之象作,般、槃音同,、形近,金文遂假般为槃,后从皿以示其类,从金以示其质。”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制槃时须旋转陶坯成形,故般有槃旋之义。”甲骨文中般字多用为人名,没有明确的充分的证据证明甲骨文的般字有盤旋之义。西周金文般字习见,多用为器名之盤字,般字在西周金文中也没有用为盤乐、盤旋之义。般字在西周文献中用为盤乐之义者。《逸周书·祭公》:“允乃绍,毕桓于黎民般。”孔晁注:“般,乐也。”《书·无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般字,甲骨文中多从凡(盤的象形初文)从攴,其本义或许就是西周金文中常见用为器名的盤;在甲骨文中般字又从舟从攴,或许就是盤旋之义,本义为船盤旋,引申为耽溺于田猎游玩为盤。、二字在甲骨文中就已混用无别,至西周金文中从凡(盤)之般的形体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字形虽佚,其音义皆留传下来,先由般字承担,后又由盤、鎜、槃字承担。(周宝宏)

 

——李学勤《字源》

 

扩展阅读



这个“般”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像一个器皿(盘),右边像以手执匙从器皿中取食。②是金文的形体,左边是“舟”形,早期古文字往往“皿”、“舟”无别。③是小篆的形体,其右边讹变为“殳”。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般,辟也,象舟之旋。”其实,“般”的本义应为“以匙从盘中取食”。“般”是“盤”的初文,因此又引申为“盘旋”,如《晋书•潘尼传》:“般辟俯仰。”也就是说:盘旋俯仰。这是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态。这里的“般”应读作pán。
 
“般”,大都用作“样”、“种类”,如辛弃疾《鸱鸪天•送人》:“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般”能作好几个字的通假字。通“搬”,如《旧唐书•裴延龄传》:“自冬历夏,般载不了。”“般载”即“搬运”义。通“斑”,如司马相如《封禅文》:“般般之兽。”通“瘢”,如《隶续•丹阳太守郭旻碑》:“加有瑕般。”
 
——左民安《细说汉字》
 

汉典: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