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条目
汉字
词语
成语
汉字拆分
拼音
笔顺
五笔编码
仓颉编码
四角号码
UNICODE
条目
条目
汉字
词语
成语
字典
汉字拆分
拼音
笔顺
五笔编码
仓颉编码
四角号码
UNICODE
导航
汉典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步
1、2《甲文编》60页。3、4《金文编》86页。5、6、8、11《战文编》86页。7《说文》38页。9《马王堆》60页。10《秦汉金文•下编》43页。
象形字。止、
皆足之象形,左右异向者,一像左足,一像右足,“步”字像左右二足前后相承之形。甲骨文或从“行”旁,示在道路上行走之义。其本义就是行走。
《乙》
4693:“
丙午卜,殼贞:翌丁未王步?
”
《书·武成》
:“
王朝步自周。
”孔传:“
步,行也。
”均用本义。引申出徐行、追随义。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由此引申为步伐、步骤义,亦引申用为长度单位。中山王兆域图:“从内宫至中宫卅六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说文·足部》有“踄”,训“蹈也”,蹈、行同义,“踄”与“步”当为一字,“步”为象形字,“踄”叠加义旁“足”字。《中山王兆域图》“步”字两止左右并列,形意略有讹变。(陈英杰)
——李学勤《字源》
扩展阅读
这是“漫步春芳庭”的“步”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右脚。左右脚向前走动就叫做“步”。②是金文的形体,是两只脚趾朝上的大黑脚。③是小篆的形体,是正反两个“止”,表示前进的左右两只脚。④是楷书的形体,其上部的“止”字还在,其下的“止”完全失去脚的样子了。
“步”字的本义是“行走”,如
《战国策•赵策四》
:“
乃自强步。
”意思是:于是自己勉强走路(散步)。再者,古代抬脚两次为一步,如:“
不积跬(kuǐ傀)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所谓“跬步”就是古代的半步,相当于现在的一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不是半步半步地积累,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至于“步”字作长度单位使用,也是从行走时两足之间的距离引申出来的,如:周代的步最大,八尺为一步,秦代稍小,以六尺为一步。
我们读任昉
《述异记》
时,会见到这样的话:“
吴江中又有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
”这个鱼步、龟步、灵妃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步”字都是“埠”字的假借字,指水边停船的码头。
请注意:有不少人把“步”字的下面错写为“少”,右侧多了一个点。
——左
民安《
细说汉字》
汉典:zdic.net
【
加载评论
】
细说汉字:斤
这是“运斤(斧子)成风”的“斤”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横刃朝左、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可见这是一个像斧子形状的象形字。所以在上古“斤”就是大斧,是一种武器。金文②是刃朝右的两把大斧子。到了小篆③虽然形体很美观,但却不像斧子了。楷书④则完全走样了。
查看完整内容
“王”字内涵的变迁
先秦时期说到“三皇”、“五帝”的时候,交叉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说黄帝是“三皇”之一,有时又说黄帝是“五帝”之一,反正意思差不多,就混着随意用。
查看完整内容